广西河池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河池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西 河池市 2017 2018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河池市2017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
2、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
3、,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
4、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字教育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了一些挑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B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英语学得好就可以改变命运,这导致有些人忽略汉语学习。C用拼音文
5、字的教学方法进行汉字教育并不符合汉字的规律和特点,这值得汉字教育者深思。D许多学者不断探索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解决了当前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论述了汉字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将汉字教育作为战略工程的观点。B文章阐述了汉字教育遭遇的两大问题,从反面论证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C文章将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作对比,对汉字教学采用拼音法提出了疑问。D文章以近年出现的有关汉字教学方式的实验为例,肯定了它对完善汉字教育的积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不断繁荣发展,是因为有汉字作为根基。
6、B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书写汉字的机会减少,从而出现更多的提笔忘字的情况。C许多学者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对汉字教育进行教学实验,值得我们学习。D只要我们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汉字教育定会焕发新的生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黄果树的歌叶辛1992年,黄果树兴致勃勃地要像其他全国著名的景点一样,准备“申遗”了,而且还把考察组请了来,结果事与愿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对黄果树考察之后,留下了一段评语:黄果树是亚洲最有影响的大瀑布,但同时人工痕迹太重,生态环境太差,建议暂缓申报“世界遗产”。人家说的是大实话,黄果树得反省了。半边街是最
7、大的软肋。黄果树大瀑布飞溅弥漫的水珠、水沫和雾露,使得它的一侧山坡,终日笼罩在朦朦胧胧的湿重雾气之中,以至这半边山坡上的植物一年四季绿茵茵、鲜亮亮的,看上去十分诱人,亦成了黄果树的一景。相反,面对着大瀑布的这半边山坡,既不会受到弥散而来的水雾水气的影响,更是眺望黄果树瀑布的最佳位置之一。老乡们就来这里摆摊设点,出售米粉、面条、包子、李子和各式的乡间小吃,特别是1982年,黄果树正式设立景区,修建了旅游观赏小道、公共厕所、宾馆设施,收取两角钱一张的门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老乡们干脆就在这一最佳观瀑点修建起一个个饭馆、面铺、旅舍、茶馆、摄影点,逐渐形成了一条街。由于所有的建筑都修在这半边
8、,人们自然而然把这条喧嚣、热闹、零乱、嘈杂、卫生条件也差的街,称作半边街。冷静下来想想,人家也是在为黄果树大瀑布着想,因为按规定,每处景点只能中报一次,若被“世界自然遗产联盟”的21个常务理事国否定,便永远不能再中报了。今年盛夏时节,我再次陪友人游览黄果树。那天阳光灿烂,黄果树的绿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片片叶子都泛着亮光,我们顺着游览黄果树的最佳线路,从陡坡塘瀑布这里往下行。这条线路,当年是五尺宽的古驿道。那年春天,徐霞客就是沿着这条古驿道,循声看见了陡坡塘瀑布景观的。他的原话是“瀑声震天,十里相闻”。这样的古驿道不常见了,景区把它们保护了起来,另外为游人们修了木质的栈道。没有人想得到,这里曾是
9、小摊林立的“半边街”。沿着栈道漫步而行,白水河坦荡宽阔的流水逐渐收窄,水势悄然地形成一股丰盈膨胀的急流,湍急起来,迅捷起来,往前奔腾而泻。凝神观赏,游客不难发现,黄果树大瀑布的壮观气势,就是从这里逐渐蓄积起来的。几十年里,我游览过几十次黄果树,阴雨天到过黄果树,大冬天到过黄果树,白天来过黄果树,夜间看过黄果树,春秋天游过黄果树,大雨天赏过黄果树如洪如涛的暴怒模样,黄昏时分走近过大瀑布,清晨散步时远眺过黄果树。我时常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说,观赏大瀑布,有多个角度,可以自上而下俯视,也可以自下而上仰望,更可以左看、右看、前看、后看。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大瀑布的风貌和神采。今天修筑的这一条游客栈道,就是顺
10、着古时驿道的走势,为所有客人提供多滩观赏、感悟大瀑布的移动场所。在挨近观赏黄果树大瀑布之前,有一座哥特式的石砌尖顶小教堂,建成于1898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不可不看。前面我多次提及的半边街,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必经之路,抗战中美军的运输兵到达黄果树之后,必须在这里休整。一是观赏黄果树大瀑布放松心情;二是进小教堂做心灵的洗礼;三是再往前走就要过“二十四道拐”的险峻地势了,那可是日军飞机重点轰炸的地方,得确认安全、道路畅通才能前行。栈道旁建有美军抗战浮雕,就是为了纪念这一段历史。让我惊喜不绝的是,来到黄果树大瀑布跟前,自上而下俯视,我看到了七色彩虹,在犀牛潭山涧之间迎着雪浪般的瀑布飞
11、涛而横跨,一道一道又一道,竟然是整整三条!游客们雀跃欢呼,纷纷拿起手机、相机、摄影机拍摄留念,要留下这一珍贵的瞬间我也笑了。是啊,几十次来过黄果树,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三条彩虹为大瀑布系上锦带。回到上海以后,细细回味,仍然意犹未尽,遂欣然写下了这一篇黄果树的歌。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写黄果树瀑布被建议暂缓申报“世界遗产”的事实,然后再写黄果树暂缓申报的原因,这样写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文中“黄果树得反省了”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提醒管理部门不要过度建设黄果树风景区和开发其商业价值。C文中详写今日“半边街”的改变,与前文中半边街摆摊设点、饭馆旅舍
12、、面馆茶楼等的喧嚣、热闹、嘈杂形成了鲜明对比。D“那天阳光灿烂,黄果树的绿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片片叶子都泛着亮光”这一环璄描写为三条彩虹的出现作铺垫。5文中插叙小教堂的历史由来的目的是什么?(5分)6文章以“回到上海以后,细细回味,仍然意犹未尽,遂欣然写下了这一篇黄果树的歌结尾,有何作用?(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人民诗人”吴芳吉史飞翔吴芳吉这个名字今天已鲜为人知,然而事实上他却是“五四时期”享誉诗坛的“人民诗人”“爱国诗人”,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与苏曼殊的俊逸才华前后辉映。吴芳吉的诗歌充满爱国主义感情,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群
13、众困难,揭露社会矛盾,真实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追求和意愿。吴芳吉诗歌的特点是“不中不西,不古不今,不雅不俗,不激不随”。他创作的婉容词两父子护国岩词等蜚声中外、脍炙人口,受到周恩来、冯玉祥、郭沫若等人的高度赞誉。吴芳吉兼师众长、独树一帜的诗体,开创了一代诗风之先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婉容词等被选入30年代的中小学教材,影响了几代人。吴芳吉(18961932),号碧柳,祖籍湖北,后举家迁往重庆江津县德感坝居住。吴芳吉幼时即天资聪颖,机敏过人。3岁时,母亲刘淑贤授以诗,能背诵周南召南各篇。10岁时父亲蒙冤入狱,吴芳吉一路跋山涉水从江津来到重庆,替父申冤,
14、厅堂之上他落落大方、有礼有节,其超人的胆识和智慧令办案的法官深深折服,于是送父子俩回家。此事在重庆一时传为佳话。13岁时,吴芳吉创作了1000多字的读后感读外交失败史书后被老师用石印印刷全文,在江津各学校散发,一时洛阳纸贵,吴芳吉由此名噪全县,誉满江津,被称为“神童”。1911年,15岁的吴芳吉与后来成为著名诗人、学者,一代国学大师的吴宓教授,同时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园留美预备学校(后改为清华大学),分在一个班学习,两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12年,四川籍同学何鲁与美籍教师发生矛盾,吴芳吉被选为代表与校方斗争,因拒绝写悔过书,被开除。离开学校后的吴芳吉无处可去,只好流浪街头。后来听
15、说天津四川会馆对在京津的四川青年免费提供食宿,于是辗转前往。此后,在好友吴宓的劝说下,吴芳吉返回四川老家。回家后,吴芳吉先后任嘉州(今乐山)中学英文教师,上海右文社章氏丛书校对,永宁(今叙永)中学教师,上海新群诗歌编辑,西北大学教授,辽宁沈阳东北大学教师,成都大学中文系主任,四川大学教授,并且参与了重庆大学的创办。1919年7月,吴芳吉从永宁中学回乡,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他慨然加入朱近之等人发起组织的白沙学界联合会,组织游行,发表演说,积极投身革命。与此同时他创办场期白话报场期讲演,发表明月楼述护国岩词两父女等诗作,教育群众,这些诗作感情真挚,音调婉转,广为流传,吴芳吉在诗坛上的地位从此奠定
16、。此后,吴芳吉用如橡大笔写下了儿莫啼行思故国行红颜黄土行痛定思痛行等著名诗篇,揭露军间的暴行和国民党的腐败,描绘了穷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惨状。吴芳吉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赢得了人民大众的一致爱戴,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人民诗人”“爱国诗人尤其是他的“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的名句更是享誉华夏,深为郭沫若等一批名人志士所喜爱。1932年4月,应加拿大友人之邀,吴芳吉赴重庆大学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讲演儒家思想与耶教精神,并现场吟诵新作颂扬19路军的巴人歌。身患感冒的昊芳吉激昂悲愤,声泪俱下,难以自制。不料竟因劳累过度引发旧疾肺结核,当场昏倒,不省人事。1932年5月9日,一代诗人吴芳吉与世长辞
17、。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芳吉创作的诗歌蜚声中外、脍炙人口,受到周恩来、冯玉祥等人的高度赞誉,因而被选人30年代的中小学教材。B10岁的吴芳吉跋山涉水来到重庆替父申冤,他在厅堂上落落大方、有礼有节的表现,展示出了超人的胆识和智慧。C从永宁中学回到故乡的吴芳吉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组织游行,发表演说,投身革命,展现出伟大的爱国情怀。D吴芳吉身患感冒,仍坚持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讲演儒家思想与耶教精神并现场吟诵新作巴人歌,当场昏倒,不省人事。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吴芳吉是“五四时期”享誉诗坛的“人民诗人”“爱国诗人”,是二十世纪中国最
18、杰出的诗人之一,至今深受人民的喜爱。B文章首先对吴芳吉的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及影响做了整体介绍,总领全文的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C吴芳吉13岁时创作的读后感被老师用石印印刷全文,并被各学校散发,可见吴芳吉当时已表现出了一定的文学才能。D就读于北京清华园留美预备学校时,吴芳吉与美籍教师发生口角,但他拒绝写悔过书,结果被开除,之后无处可去,只好流浪街头。E文章对吴芳吉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其创作经历都做了详细描述,突出了吴芳吉忧国优民的赤子情怀。9文中说,人们称吴芳吉为“人民诗人”“爱国诗人”,对此,你怎样理解?(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
19、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韦粲,字长蒨。有父风,好学仗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初为云麾晋安王行参军,俄署法曹,迁外兵参军,兼中兵。时颍川庾仲容、吴郡张率,前辈知名,与粲同府,并忘年交好。及王迁镇雍州,随转记室,兼中兵如故。王立为皇太子,粲迁步兵校尉,入为东宫领直,丁父忧去职。服阕,袭爵永昌县侯,除安西湘东王谘议,累迁太子仆、左卫率,领直并如故。梁以旧恩,任寄绸密,虽居职屡徙,常留宿卫,颇擅威名,诞倨,不为时辈所平。太清元年,粲至州。无几,便表解职。二年,征为散骑常侍。粲还至庐陵,闻侯景作逆,便简阅部下,得精卒五千,马百匹,倍道赴援。至豫章,奉命报云:“贼已出横江”,粲即就内史刘孝仪共谋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726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