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文常识词汇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十四.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语文 常识 词汇 论语 是非 辨析 十四
- 资源描述:
-
1、论语是非辨析之 学而篇十四【原文】1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 子贡说:“能做到贫不谄,富不骄,怎样?”孔子说:“能做到这样也不错。但是如果能做到贫而乐,富而礼,则更加好。”子贡说:“诗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你呀,已经可以和我谈诗了,因为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评析】一个人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在今天仍然有正面的教育意义,人要有点精神,不能做物欲的奴隶。他在这段文章中对富人提出的
2、要求,我觉得也是非常适当的,对于今天的中国富人也非常有醒脑的作用,因为今日中国的为富不仁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比如面对慈善事业,中国大陆的富人们显得异常的冷淡,我想不能不说与他们缺乏对儒家思想的了解有关。只是对于这段文章中要求“贫而乐”稍微有点不同的看法。这里面有积极的因素,不为物欲所动,安贫乐道,不取不义之材等,但是也有消极的东西,就是不求进取,安于贫穷,甚至以穷为荣,这是非常不妥的。在文革中之所以会出现“宁要社会主义的苗,不要资本主义的草。”的政治口号,不能不说是受了这一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在关于财富的态度上面,我非常欣赏一句西方的谚语“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做金钱的主人。”有钱是好事,只要适当使用,对人对己都有好处。不要仇富,也不要以穷为荣。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