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5讲 基本初等函数考点讲义(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5讲 基本初等函数考点讲义含解析 2022 高考 数学 一轮 复习 基本 初等 函数 考点 讲义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基本初等函数一、指数与指数函数(一)指数式的化简与求值1、化简原则:化根式为分数指数幂;化负指数幂为正指数幂;化小数为分数;注意运算的先后顺序。提醒: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中,其底数都大于零,否则不能用性质来运算。2、结果要求:题目以根式形式给出,则结果用根式表示;题目以分数指数幂形式给出,则结果用分数指数幂形式表示;结果不能同时含有根式和分数指数幂,也不能既有分母又有负分数指数幂。例1-1已知,则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答案】D【解析】,故选D。变式1-1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则,故选B。变式1-2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1);(2
2、);(3)。【解析】(1), 又由得,; (2);(3)。(二)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定义:一般地,函数(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2、图象和性质:图象共性必过第一、二象限及轴正半轴 必过点,渐近线为轴图形都是下凹的,都是无界函数 定义域为,值域为异性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1)单调性是指数函数的重要性质,特别是函数图像的无限伸展性,轴是函数图像的渐近线。当时,; 的值越小,图像越靠近轴,递减的速度越快。当时,; 的值越大,图像越靠近轴,递增的速度越快。(2)画指数函数(且)的图像,应抓住三个关键点:、。注意: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图象问题的研究,往往利用相应指数函数的图象,通过平移
3、、对称变换得到其图象。一些指数方程、不等式问题的求解,往往结合相应的指数型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求解。(3)熟记指数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图像的相对位置,由此掌握指数函数图像的位置与底数大小的关系。(4)在有关根式、分数指数幂的变形、求值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方程的观点处理问题,通过解方程(组)来求值,或用换元法转化为方程来求解。(5)比较指数幂值的大小时,要注意区分底数相同还是指数相等。是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还是用幂函数的单调性。要注意指数函数图象和幂函数的图象的应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底大图高(逆时针方向底数依次变大)”。还应注意中间量、等的运用。注意:(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
4、集合,值域为大于的实数集合,这里的前提是大于,对于不大于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2)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从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轴与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轴的正半轴与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例1-2函数(且)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答案】C【解析】必过定点,由可知选C。例1-3函数(且)必过 点。【答案】【解析】,则必过点。变式1-3函数(且)必过 点。【答案】【解析】,则必过点。变式1-4函数(且)必过 点。
5、【答案】【解析】,则必过点。例1-4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B、 C、 D、【答案】D【解析】令,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又为减,根据同增异减的单调增区间为,故选D。例1-5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1);(2);(3);(4)(且)。【解析】(1),则,原函数的定义域是,令,则,(,)得且,原函数的值域是;(2),则,原函数的定义域是;令(),则,在是增函数,原函数的值域是;(3)原函数定义域是,令,则,在是为为增,原函数值域是;(4)原函数定义域是,由(且)得,解得,原函数值域是。(三)指数函数的综合应用例1-6设,则、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6、答案】B【解析】,在上是单调递增函数,故选B。例1-7已知,那么、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故选B。例1-8设函数(且),则( )。A、 B、 C、 D、【答案】A【解析】,故选A。例1-9当时,证明函数是奇函数。【解析】由得,故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又,函数是奇函数。二、对数与对数函数(一)对数及其运算1、一般地,对于指数式,我们把“以为底的对数”记作(且)。其中叫做对数的底数,叫做真数。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且),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注意:(且)的关系是解决有关指数、对数问题的有效方法,在
7、运算中要注意灵活运用。下图给出对于不同大小所表示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形:图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与可以看到对数函数的图形只不过是指数函数的图形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形,因为它们互为反函数。2、对数的运算规律: (且,)(1),;(2),;(3),;(4);推广。注意:在运用时,在无的条件下应为(且为偶数)。3、几种常见对数对数形式特点记法一般对数底数为(且)常用对数底数为自然对数底数为4、对数式的化简与求值对数运算法则是在化为同底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经常会用到换底公式及其推论;在对含有字母的对数式化简时,必须保证恒等变形。利用对数运算法则,在真数的积、商、幂与对数的和、差、倍之间进行转化。例
8、2-1求值:(1);(2);(3)。【解析】(1)原式;(2)原式;(3)法一:原式;法二:原式。例2-2求值:(1)若,求的值;(2)若,求的值。【解析】(1)由已知,则;(2)由已知,则。变式2-1关于的方程的解为 。【答案】【解析】原式化简为,即,解得(负值舍去),。变式2-2已知函数,若,则 。【答案】【解析】由得,则。(二)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1、对数函数的图像图像共性必过第一、四象限及轴正半轴 必过点,渐近线为轴都是无界函数 定义域为,值域为异性在上是增函数,图形都是上凸的在上是减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2、对数函数比较大小对数函数值大小的比较一般有三种方法:单调性法,在同底的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