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河南省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数与式数学文化拓展素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57046
  • 上传时间:2025-11-22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99.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南省 2019 年中 数学 复习 第一章 文化 拓展 素材
    资源描述:

    1、负数小史中国是最早采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并进行负数运算的国家.有关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的系统论述,记载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一书中,书中明确提出“正负术”,这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早最详细的记载.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家刘徽在“正负术”的注文中指出:“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正算(筹)赤,负算(筹)黑,否则以邪正为异.”就是说,对两个得失相反的量,要以正、负加以区别,用红筹表示正,黑筹表示负,也可将算筹正放、斜放来区别.1.我国古代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的数学著作是()A.海岛算经 B.几何原本C.九章算术D.周髀算经2.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

    2、正负术”的注文中指出,可将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具)正放表示正数,斜放表示负数.根据刘徽的这种表示法,观察图(1),可推算图(2)中所得的数值为. 图(1)图(2)无理数漫谈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个成员发现了一个既不能用整数,也不能用分数来表示的新数无理数.他的发现,在当时的数学届掀起了一场巨大风暴,导致西方数学史上的“第一次数学危机”.这一发现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有理数的缺陷,证实有理数并没有布满数轴上的点,在数轴上存在着不能用有理数表示的“空隙”,而这种“空隙”经后人证明简直多得“不可胜数”.这次数学危机,对以后两千多年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人们从依靠直觉、经验转向依靠证

    3、明,推动了公理几何学与逻辑学的发展,并且孕育了微积分的思想萌芽.1.在实数0,-中,无理数有个.2.与相乘并且结果为有理数的无理数是(写出一个即可).3.比较:-2(填“”,“”或“=”).杨辉三角我们已经知道(a+b)2展开后等于a2+2ab+b2,你能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展开(a+b)3,并且进一步展开(a+b)4,(a+b)5吗?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大量的计算,是否有简单的方法呢?我们不妨找找规律!如果将(a+b)n(n为非负整数)的每一项按字母a的次数由大到小排列,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等式:(a+b)0=1,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a+b)1=a+b,它有两项,系数分别是1,1;(a+b)2=a

    4、2+2ab+b2,它有三项,系数分别是1,2,1;(a+b)3=a3+3a2b+3ab2+b3,它有四项,系数分别是1,3,3,1;我们发现展开后系数的规律是:每一行的首末都是1,其余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字之和,并且与首尾两端“等距离”的两个数相等,具有对称美,每一行的第二个数比行数小1.按照这个规律系数表为:111121133114641151010511615201561上表可用来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此表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的著作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到过,并说明此表引自北宋数学家贾宪在其所著的释锁算术,因而人们把这个表叫做杨辉三角或贾宪三角,在欧洲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是

    5、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的,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迟600年.1.如图(1)是杨辉三角,图(2)是对应的等式,111(a+b)1=a+b121(a+b)2=a2+2ab+b21331(a+b)3=a3+3a2b+3ab2+b314641(a+b)4=a4+4a3b+6a2b2+4ab3+b4图(1)图(2)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则(a+b)6=.如果将(a+b)8的每一项按字母a的次数由大到小排列,第六项是.2.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现了如图所示的数字三角形,我们称之为“杨辉三角”.从图中取一列数:1,3,6,10,记a1=1,a2=3,a3=6,a4=10,那么a4+a11-2a10+10的值

    6、是.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是由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发现,亦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其排列是:1,1,2,3,5,8,13,21,34,55,89,144,依次类推下去,你会发现,后一个数等于前面两个数的和.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具有统一美.有趣的是,当数列中的数趋向于无穷大时,前一项与后一项的比值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比0.618(或者说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的小数部分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比0.618).斐波那契数列与杨辉三角关系密切.如图所示,将杨辉三角左对齐,成如图所示排列,将同一斜行的数加起来,即得一数列1,1,2,3,5,8,.1.数列1,1,2,3,5,8,13,21,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位于原点,依次以斐波那契数列的每一项为平移距离,将点P先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1,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2,接着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3,然后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4如此平移下去,则点P9的坐标为.2.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n个数可以用()n-()n表示(其中n1).这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任务:请根据以上材料,通过计算求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1个数和第2个数.海伦-秦九韶公式假设在一个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半周长p=,此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S=,古希

    8、腊的几何学家海伦(Heron,约公元50年),在数学史上以解决几何测量问题而闻名,在他的著作度量一书中,给出了公式和它的证明,这一公式称为海伦公式.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秦九韶公式S=.下面我们对公式进行变形:=.这充分说明海伦公式和秦九韶公式实质上是同一个公式,所以我们也称公式为海伦-秦九韶公式.1.在ABC中,AB=4, AC=5, BC=6,请你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求出ABC的面积.2.如图,在ABC中,AB=13,BC=12,AC=7,O内切于ABC,切点分别是D,E,F.(1)请你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求出ABC的面积;(2)求O的半径.参考答案负数小

    9、史1.C2.-3由题意知题图(2)表示+2与-5相加,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可知结果为-3.无理数漫谈1.2-=-3,为有理数;0,均为有理数;,均为无理数.2.(答案不唯一)3.()3=-8.1,(-2)3=-8,-8.1-8,-2.杨辉三角1.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 56a3b52.-24由题可知an=1+2+3+n=,a10=55,a11=66,则a4+a11-2a10+10=10+66-255+10=-24.斐波那契数列1.(15,25)易知点P1的坐标为(0,1),点P2的坐标为(-1,1),点P3的坐标为(-1,1-2),即(-1,-1),点P4的坐标为(-1+3,-1),即(2,-1),点P5的坐标为(2,-1+5),即(2,4),点P6的坐标为(2-8,4),即(-6,4),点P7的坐标为(-6,4-13),即(-6,-9),点P8的坐标为(-6+21,-9),即(15,-9),点P9的坐标为(15,-9+34),即(15,25).2.第1个数为(-)=1.第2个数为()2-()2=(+)(-)=1=1.海伦-秦九韶公式1.p=,SABC=.2.(1)AB=13,BC=12,AC=7,S=24.(2)记ABC的周长为l,O的半径为r,则l=AB+BC+AC=32,S=lr=24,r=.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南省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数与式数学文化拓展素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704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周末考练理科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周末考练理科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二次基础知识检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二次基础知识检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巩固).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实用).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a卷).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a卷).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名师推荐).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名师推荐).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b卷).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b卷).docx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docx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docx
  •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WORD含答案.doc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WORD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