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马家砭中学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导学稿第1课时__教师用.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甫诗三首
- 资源描述:
-
1、马家砭中学导学稿科 目语文课题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授 课 时 间2019-10-22设计人李永刚课型新授班 级八 ( )姓 名学 习目 标1、 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 激发联想和想象。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河山,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教师寄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知识链接: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
2、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前出塞 咏怀五百字北征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一、自主先学(学习望岳)1、朗诵诗文,结合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岱(di) 了(lio) 曾(通“层”) 眦(z)2、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望”,距离是自 远 而 近 ,时间是从 朝 至 暮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3、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
3、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4、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5、“钟”和“割”用得极好,试分析妙在何处。“钟”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了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割”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6、说说“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777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识字二《叠一叠》2∣西师大版(2018) (共21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