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福建省四地六校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首发 福建省 11 12 学年 下学 第一次 联考 试题 语文
- 资源描述:
-
1、20112012学年度“四地六校”联考高二年(下)语文科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单位:泉港一中(共150分 150分钟)第卷一、古诗文阅读(一)将下列名句空缺处补充完整(10分)亦余心之所善兮,_ 。 离骚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 兰亭集序_,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冰泉冷涩弦凝绝,_。 琵琶行沧海月明珠有泪,_ 锦瑟_,朽木不折 劝学实迷途其未远,_。 归园田居_,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_,师之所存也。 师说(二)文言文阅读(15分)(原创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溥,汉乾祐中举进士甲科,为秘书郎。时李宗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
2、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相交结语。周祖籍其名,将按之,溥谏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周祖从之。师还,迁太常丞。从周祖镇邺。广顺初,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二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三年,加户部侍郎,改端明殿学士。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宣制毕,周祖曰:“吾无忧矣。”即日崩。 世宗将亲征泽、潞,冯道力谏止,溥独赞成之。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溥曰:“崧为大臣,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世宗始悟,诏
3、赠其官。世宗将讨秦、凤,求帅于溥,溥荐向拱。事平,世宗因宴酌酒赐溥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从平寿春,制加阶爵。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四上,乞终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六年夏,命参知枢密院事。 恭帝嗣位,加右仆射。是冬,表请修世宗实录,遂奏吏馆修撰、都官郎中、知制诰扈蒙,右司员外郎、知制诰张淡,左拾遗王格,直史馆、左拾遗董淳,同加修纂,从之。宋初,进位司空,罢参知枢密院。乾德二年,罢为太子太保。旧制,一品班于台省之后,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即令分台省班东西,遂为定制。五年,丁内艰。服阕,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迁太子太师。中谢曰,太祖顾左右曰:“溥
4、十年作相,三迁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注:氛沴:毒气2.下列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周祖籍其名,将按之 按:稽查、捉拿B、世宗尝从容问溥 从容:不慌不忙C、宰相范质奏解之 解:帮开解D、溥旧相,当宠异之。 当:应当、应该3下列都能直接表明当朝皇帝对王溥的“宠异”的一项是( )(3分)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世宗将亲征泽、潞,溥独赞成之。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世宗因宴酌酒赐溥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王溥卒)辍
5、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A、 B、 C、 D、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周祖病情危急,召人草拟制度,还任命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位同宰相参与管理政事)。颁布完制度,周祖放心地死去。B、世宗将亲征泽、潞两地,冯道极力上谏要求停止出兵,王溥独自赞成世宗亲征。凯旋还朝后,世宗加封王溥兼任礼部尚书。C、世宗将讨伐秦、凤,要求王溥出任帅,王溥向他推荐向拱。战事平定,世宗对他大加赞赏,特地摆酒宴赐给王溥。D、宋太祖对王溥这个前朝宰相礼待有加,王溥六十一死去时。宋太祖为此罢朝二日,并追赠他为侍中,谥号为文献。5.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6分)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答:_为吾择
6、帅成边功者,卿也。答:_(三)诗词鉴赏(6分)(原创题)6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6分)青门引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联系全词说说首句“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有什么作用?答:_黄蓼园对这首词的末句甚为激赏:“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致。”(蓼园词选)词的末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一)文化经典阅读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
7、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孟子在上面两则中都强调了两种行为,这两种行为是:_、_(2分)请说说孟子对上面所谈的两种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看法?(4分)答:_(二)文学作品阅读(10分)8.下列对家的情节概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当琴听到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但一想到进入男学堂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觉民兄弟竭力安慰和
8、鼓励她。B、觉新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房的长孙,中学毕业时成绩名列第一,曾有自己未来的构想。但面对父亲为他安排婚姻,他虽有怨言最后还是放弃反抗,顺从了父亲的意志。C、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唤醒了觉新的被忘却了的青春,他把学来的“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结合了起来,变成了一个具有两重人格的人。D、觉新在花园里与梅再次相遇,二人相拥而泣,互诉着几年来的相思之情,梅忍不住低声哭泣,觉新默默为她擦泪,而后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心底产生了恨愤之情。E、四叔克安、五叔克定瞒着老太爷在外面打着高老太爷的招牌到处借债,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丑行被揭穿,高老太爷责罚他们后,感到无比失望,从此一病
9、不起。9.请说说觉慧曾参与哪几份报纸的筹办和编辑工作?结果又怎样?三、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原创题)草原文化一枝独秀作者: 冷月 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向世人昭示着她特有的灿烂和卓越,并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为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始终发挥了互为依存、互为影响和互为促进的积极作用。中国北方草原是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科学考古发掘,远在旧石器时代初期,与“北京人”同属地质年代中更新世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就发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东北33公里的大窑村。大窑文化,上承丁村文化,下接鹅毛口文化,充分显示了三者属于同一文化发展系统,尤其
10、填补了其间时代的空白。事实上,在我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前,就有所谓“北狄”的众多游牧民族在中国北方草原这块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孕育、生存和繁衍了。秦汉以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并首先融合北狄之众的匈奴,曾长期称雄中国的北方、辽东和西域。两汉魏晋之时,早已存在的乌桓、鲜卑及其后的柔然,先后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隋唐一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纵横南北大漠,扮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宋辽金时期,契丹、女真相继逐鹿中原,各自扮演了各自时代的英雄角色。特别是有元一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隋唐之后的又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空前融合的时代,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
11、时代。中国北方草原是“行国”与“居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走廊。 “行国”与“居国”因各自生存和发展的日益增长的迫切需要,其接触和往来乃至参与诸侯的纷争,早在秋时期便开始频繁起来。除了战争,在“行国”与“居国”之间,更多地还是大量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首开中原族主动向草原民族学习的先河,也是草原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所做的独特贡献。北魏文帝改革旧俗,积极仿制和推行中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则为草原民族入主中造了第一个成功范式。呼韩耶“和亲”与汉宣帝“册封”,一方面以“和亲”的方式制止了战争,使武帝以来乃至秦汉以来烽火不息的草原和中原重获安宁,草原“赖蒙汉力”结束了内部
12、分裂和长期动乱,中原“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另一方面,以“册封”的方式赢得了统一,从此打破“正朔不加”胡越的陈旧传统而使草原民族自觉接受中原王朝的管辖,有利于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了汉朝在中国北方草原以至西域和中亚的政治地位,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和人民的美好象征。中国北方草原并不是一片精神荒原。数千年来,草原民族在与中原民族的长期互相冲撞、融合和交流中,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物质创造,而且也有绚丽多姿的精神创造。产生过独特的同属阿尔泰语系的鲜卑文、突厥文、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和独特的宗教哲学、天文历算、石窟寺观、音乐歌舞(摘自“散文网”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的内容理解和分
13、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起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B、大窑文化上承丁村文化,下接鹅毛口文化,填补了它们之间时代的空白,与“北京人”也属于同一文化发展系统。C、“胡服骑射”、孝文帝改革旧俗、呼韩耶“和亲”与汉宣帝“册封”都表明了“行国”与“居国”间的共存和交流。D、元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空前融合的时代。11.根据文章第四自然段,你认为文中的“行国”指: ,“居国”指: 。(2分)12“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向世人昭示着她特有的灿烂和卓越
14、”请概括草原文化“特有的灿烂和卓越”在文中的具体表现。(4分)答:_(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问题(18分)(原创题)不敢老的父亲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
15、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饭做早了会凉,但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