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通山县杨芳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1 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通山县杨芳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1 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湖北省 通山县 中学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涉世 同步 练习 新人
- 资源描述:
-
1、21 陈涉世家1字音辍耕() 鸿鹄()谏()適戍() 当行() 陈胜王()罾() 忿恚() 笞()徇() 社稷() 被坚执锐()2作家作品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 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文意感知本文是一篇
2、传记,记载了陈胜、吴广发动和组织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通过辍耕垄上、大泽乡起义、据陈称王等几方面的典型情节,展示了陈胜、吴广的思想性格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充分肯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1词汇理解(1)辍耕之垄上()(2)尝与人佣耕()(3)苟富贵()(4)吴广素爱人()(5)广故数言欲亡()(6)度已失期()(7)陈胜佐之()(8)死国可乎()(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0)上使外将兵()(1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一词多义(1)会(2)等(3)指(4)书(5)令3古今异义(1)等死古义:_。今义:等候,等待。(2)卒中往往语古义
3、:_。今义: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3)楚人怜之古义:_。今义:怜惜,怜悯。(4)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_。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5)今亡亦死古义:_。今义:死亡。(6)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_。今义:间隙,隔开。4句子翻译(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_(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_(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5理解型默写(1)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是:_。根本原因是:_。(2)表现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3)表现出陈胜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句子
4、是:_!(4)表达了陈胜想改变现状,改变贫困的命运的句子是:_,_。6内容理解(1)陈胜分析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时,得出了“宜多应者”的结论。他的根据是什么?_(2)陈胜为什么要在杀尉后才“召令徒属”?“召令徒属”的目的是什么? _ _(3)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_(4)综合全文来看,陈胜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才能? _ _(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起义的陈胜持赞赏和肯定的态度。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C课文充分显示了陈胜敏锐的政治预感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首次对不平等的阶级地位提出质疑,加以否定。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5、。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选自 战国策 )【注释】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曾:竟然。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因:依靠。就舍:回到馆舍。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愿闻其说:闻:_(2)今令臣食玉炊桂食: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_3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_4你如
6、何评价文中的苏秦和楚王?_我国古代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胜仰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范仲淹登楼“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明就此拟写了一副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根据上述文化名人修改或新对出下联。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下联:狱中书心留取丹心文天祥新创或修改为:_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了。”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哪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