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部分 专题2 第5讲 利器善其事得鱼莫忘筌——赏析表达技巧(含语言)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部分 专题2第5讲利器善其事得鱼莫忘筌赏析表达技巧含语言 WORD版含解析 2022 高考 语文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部分 专题 利器 鱼莫忘筌
- 资源描述:
-
1、第5讲利器善其事,得鱼莫忘筌赏析表达技巧(含语言)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语言,是一种层次较高的审美活动。此类试题的难度主要有两点:一是结合试题要求较好地把握答题的角度,二是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概括出有关答题要点。题型一鉴赏艺术技巧鉴赏散文作品的技巧,一是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近几年高考,此考点考查的是文本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怎样的作用。散文中常见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记叙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详略:详写、略写;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描写描写角度感觉角度:视
2、觉、听觉、嗅觉等;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写景角度:远近结合、高低结合描写手法工笔、白描、动静、虚实、正面、侧面等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议论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过程中融入的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表现手法对比、象征、衬托、抑扬等(散文常用)行文技巧设置线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伏笔、铺垫等一、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8天津卷)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表现手法”“细节”“人称”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二、解题
3、技法解题技巧审题型审表达技巧赏析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赏析”或“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词句审范围审所给的材料是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文的。审清这一点对答题尤为重要。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即如果赏析的是全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首先”表明优先,但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审角度审题干要求赏析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谓“定向”,就是题干明确规定了赏析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定向”一般为单一角度,
4、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散文赏析题多是多向(多角度)的答题模板第一步:点明手法。要指出文章或者某段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或者根据题干的要求准确定位第二步:分析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第三步:概括效果。根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概括出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三、思维提升(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文本见P98专题二第2讲题型三虹关何处落徽墨)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思维“三步曲”】第一步:点明手法。“喁喁细语”“翩翩起舞”等词把“墨”“砚台”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步:分析内容。“喁喁细语”“翩翩起舞”等
5、词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第三步:概括效果。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组织答案: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题型二鉴赏语言特色鉴赏散文的语言艺术,主要从分析文本全篇或某段的语言特色(风格)及表达效果这两个角度进行考查。一般而言,散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形象、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不同类别的散文,其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散文鉴赏中常见的语言特色用词之美精美的炼字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
6、等等叠字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引用化用引用诗词、化用典故富有文采,典雅优美句式之美句式整齐,节奏和谐,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强化表达的情感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使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修辞之美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反问等,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描写之美这类手法,往
7、往能使描写生动、细腻,刻画事物逼真、形象、鲜明一、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8浙江卷)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2(2017全国卷)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语言特色”“表达效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二、解题技法语言特色鉴赏“三步骤”第一步:概括特点。从用词、句式、修辞或风格等角度,用两三个词概括。概括时既要考虑到文本语言的一般特征,又要充分考虑所给语言片段的特征。第二步:举例分析。结合文本,紧扣内容(关键词、关键句)分析作用(对主旨的体现、对情感的表达)。第三步:规范作答。题目所涉及的语言特色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688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山西专用活页测试课件:期末达标测试卷 (共2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