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己期末复习试题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石家庄市 2017 _2018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期末 复习 试题 答案
- 资源描述:
-
1、登飞来峰己亥杂诗一、登飞来峰 1.、本诗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的 、 和 ,为 “ ” 之一。2、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本诗作者通过描写 ,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 的人生态度。3、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层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5、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6、这是一首哲理诗,其表达特点是 、 。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比喻当时 。“最高层”比喻 。7、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8、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答: 9、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 二、己亥杂诗1、本诗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的 、 。2、己亥杂诗(其五)是一首七言绝句,本诗通过
3、写 ,表现了诗人 的献身精神。3、表达作者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心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 , 。4、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以落花为喻,自然的融入心志的诗句是: , 。5、己亥杂诗中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 , 。6、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 “ , ” 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7、诗歌第一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8、赏析诗歌后两句。修辞角度: 手法角度: 9、后两句古诗蕴含着什么样的哲理? 10、诗歌流露出的诗人情感是两种:舍与不舍。诗人想舍得的是什么?不想舍得的又是什么? 11、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总体上包含了哪两方面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备课参考》语文粤教版必修二 3.10菱角的喜剧 课件(42张)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