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训练 选修《史记》选读课时17赵世家.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训练 选修史记选读课时17赵世家 山西省 运城市 夏县 中学 语文 苏教版 同步 训练 选修 选读 课时 17 世家
- 资源描述:
-
1、(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韩厥告赵朔趣亡B故见龟策C释其適子而更求君 D穷乡多异,曲学多辩解析A“趣”同“促”;B“见”同“现”;C“適”同“嫡”。答案D2下列对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赵氏先君遇子厚 遇:相遇B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 谬:假装C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卒:最后,终于D王北略中山之地 略:巡视解析A项,遇:对待。答案A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BC D解析A并列关系连词,和/修饰关系连词。B放在词尾,可不译/助词,表疑问语气。C助词,可不译/代词,他。D均是助词,可不译。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
2、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B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C今寡人恐叔之逆从政之经D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解析A指“到”;B指“不穿胡服”;C指“处理政事”。答案D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及赵武冠 B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C范增数目项王 D博士七十人前为寿解析B为意动用法,ACD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答案B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 B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 C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 D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解析B为被动句,ACD均为判断句。答案B7下列对选
3、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太史公对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持肯定态度。B武灵王亲自去公子成家中请求胡服骑射的原因是,公子成病了,不能上朝听政。C公子成在武灵王的劝说下终于答应穿胡服上朝。D武灵王敢于屈尊免贵去亲自说服公子成,是因为他觉得只有在得到公卿贵族们的认可之后,才可顺利推行法令。解析公子成称病是假的,抵制胡服骑射是真的。答案B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2题。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
4、“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 “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5、。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幸而男 幸:有幸B与我谋匿赵氏孤儿 谋:阴谋 C而朔妇免身 免:同“娩” D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 良:确实解析B项,谋:商量。答案B9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即不灭,若无声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B立孤与死孰难 谁能与我千金C然赵氏真孤乃反在 程婴乃辞诸大夫D请活之 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解析A均为代词,你。B分别为介词,和/给予;C分别为却,表转折/于是,表顺承;D分别为代词,他/助词,的。答案A10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孙杵臼把立孤之事
6、交给程婴,自己没有参与,选择了较为容易办的事。B程婴出卖了公孙杵臼,实际上是为了掩饰真相,真正保护赵氏孤儿。C程婴含辛茹苦将赵氏孤儿养大,等到他报仇之后,自杀以报答赵盾及公孙杵臼。D“赵氏孤儿”的故事赞美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解析公孙杵臼是选择了牺牲自己来保护程婴及赵氏孤儿。答案A11结合全文,下列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屠岸贾杀死赵朔全家,而程婴隐忍不死,主要是因为赵朔的妻子有可能生下男孩,程婴要抚养他成人。B屠岸贾到赵朔家搜查时,赵朔妻子对儿子祷告,儿子“竟无声”这件事,未必真实,但充满了传奇色彩,读来仍令人可信。C“搜孤救孤”的故事,作者热情地歌颂了程婴的
7、忍辱负重,公孙杵臼的慷慨牺牲,鞭挞了屠岸贾的奸邪残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爱憎情感。D在“搜孤救孤”这一故事中作者还写到了助纣为虐的诸将, 他们与程婴、公孙杵臼的忠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解析不是到赵朔家搜索,而是到景公宫中。答案B12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1)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4分)译文:_(2)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4分)译文:_答案(1)即使你不能抚养,怎能忍心出卖他呢?(2)但是真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程婴最终和他一起藏在深山中。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通用版)习题课件:专题十 (共2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