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藤野先生教案(部编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先生 教案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6 藤野先生课题藤野先生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2.学习抓住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1.归纳人物典型事例和特征,概括人物思想品质。2.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2.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课前预习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
2、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文章。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而已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写作背景1902年4月,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想通过医学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
3、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写的,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怀念。读准字音烂熳(mn)绯红(fi)油光可鉴(jin)发髻(j)宛如(wn)芦荟(hu)解剖(pu)畸形(j)不逊(xn)匿名(n)诘责(ji)杳无消息(yo)瞥见(pi)深恶痛疾(w)辨清字形理解词语绯红:鲜红。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不逊:傲慢无礼。逊,谦虚。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诘责:责问。托辞:找借口。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抑扬顿挫
4、:(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恶,厌恶。疾,痛恨。新课导入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之学者必有师。学必求良师益友。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要求: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他(她)的性格特点,并能说出至少一件有关他(她)的事,来印证你的结论。关于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重温一下,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方正、质朴、博学、严格,有点迂腐的儒生,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那么藤野先生呢?让我们进入课文,去认识鲁迅眼中的藤野先生。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
5、感知】1.迅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梳理叙事线索。(提醒应注意的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惜别、怀念)为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五个典型事例:(1)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2)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3)关心实习情况 热情诚恳(4)了解女人裹脚的情况 求实精神(5)临别送照片 真诚友好2.请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横线填上适当的词语。找出依据并分析。藤野先生是一个_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例概括)示例:(1)肖像角度: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白描手法(第6段)(2)生活习惯的角度:生活俭朴,不拘小节,不修边幅。(
6、第9、10段)(3)治学的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第16、17、23等段)(4)对待学生的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特殊礼遇。(1115、21、22、3235等段)3.这节课我们着重解读了藤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了他的精神品质。对于这样一个藤野先生,鲁迅先生怀着怎样的情感?万分的感激,深切的怀念和愧疚。这种感激、怀念体现在行动上:(1)装订收藏讲义。(2)悬挂先生照片。(3)以笔做刀枪,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第37、38段)【再读课文,梳理结构】请大家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
7、: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第二部分(435):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品味亮点词语】1.精读第段,赏析语句中用得精当的词语。(1)“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中的“添改”表明:不仅增添了脱漏之处,还订正了错误之处。可见藤野先生批改之认真,一丝不苟。(2)“连文法的错误”中的“连”表明:意想不到。表明了作者的吃惊、不安和感激。(3)“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