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练习 先秦诸子选读 第7单元 第1课 郑人有且买履者.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才之路 人教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七单元 第一课 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果蓏(lu) 蚌蛤() 钻燧(su)B鲧禹(n) 决渎(d) 释耒(li)C郢(yn)人 啜(chu)之 曩(nn)D得麑(n) 娱(y) 腥臊(so)【答案】C(A燧:su,B渎:du,D娱:y)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渎:大川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希望C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论:研究D卜子妻写弊裤也 写:书写【答案】D(写:仿效)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B卜子妻写弊裤也。C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D先自度其足,而
2、置之其坐。E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F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答案】C( A说一悦,B弊一敝,D坐一座,E知一智,F反一返)4下列句子中的“说”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燕相受书而说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A/B/C/D/【答案】B(同“悦”,解释,劝说)5下列句子中的“后”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绘事后素。E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答案】CE(A帝王,B落在后面,
3、C、E,以为后,D形容词,后,与“前”相对)6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B(B两个“为”字都当“被”讲,表被动)7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风乎舞雩B而民悦之,使王天下。C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答案】D(D是意动用法,其它都是名词作动词用)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形象地表现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是多么可笑,这是类比论证的手法。以此进一步证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观点的正确性和必要性。B“郑人买履”的故事,讽刺那些不关注眼下活生生的现实、不依据现实来
4、决定治国措施的学者的荒谬,说明不根据实际而盲目取法先王是荒唐可笑的。C“卫人嫁子”的故事,批判了那些不择手段、宁肯牺牲子女的幸福也要聚敛财富的寡廉鲜耻的人。D“武公伐胡”的故事,说明不是明白事理困难,明白事理后正确处置才是困难的。警示世人要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千万不能聪明反被聪明误。【答案】C(这个寓言揭露了那些贪官污吏唯利是图,寡廉鲜耻的丑恶面目和内心世界。)二、文本精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
5、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9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圣人作 作:劳作B不期修古 期:希望C论世之事 论:研究D兔走触株 走:奔跑【答案】A(作:产生、兴起。)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方式不同类
6、的一项是()A而民说之,使王天下B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C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D号之曰有巢氏【答案】C(C项为意动用法,其余为名词用作动词。)11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B不同,不同C相同,不同D不同,相同【答案】B(“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以”;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介词,因为。)12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韩非子以古之圣贤为例,强调世事一直都在发展变化,没有任何一种政治措施可以永远有效,因此应“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也是在说明不要死守教条,要懂得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适时变革
7、。在内容上与上文有重复之嫌,故可略去。C韩非子在文中提出的“不法先王”的思想,符合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规律,是韩非进步历史观的具体体现,对当今社会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D“守株待兔”的故事,贴近现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虽然有点夸张的成分,但它确实能够起到启发人、教育人的作用,并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答案】B(“守株待兔”的寓意是对上文内容有益的补充、强调,并非重复、多余。)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祖父修,安帝时为太尉。父益,赵国相。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塞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
8、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先是羌虏及疏勒、龟兹
9、,数出攻钞张掖、酒泉、云中诸郡,百姓屡被其害。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颓,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善卸之。曰:“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不肯平署。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后张俭事起,收捕侍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
10、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后汉书李膺列传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推荐B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 御:开道C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 寇:侵袭、骚扰D百姓屡被其害 被:遭受【答案】B(御:动词,驾车)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为司徒胡广所辟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B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C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门生、故吏及其父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答案】C(C项两个“乃”都是副词,表语气,相当于“竟然”。A项所,助词,与“为”组成固定结构,表被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17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