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 郑州市 林学 2012 2013 学年 下学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按照题号涂卡,主观题均须答在答题纸上)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共9分,每小题3分)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2、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述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
3、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
4、,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1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A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B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C鸦片贸易出现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2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B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C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D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3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当初如果
5、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使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B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C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D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节选自北史柳庆传,有改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 爱:吝惜 B. 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旌:表彰 C. 庆捕得实,趣令就禁 趣:通“促”,急速、赶快 D. 执庆诸子侄皆囚之,让庆擅杀人。 让:责备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
6、接表明柳庆“天性抗直,无所回避”的一组是(3分) 关中金城千里,天下之强国也 庆辞气不挠 周文亦以此深委仗焉 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 庆辞之,颇忤旨 庆辞色无屈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庆自幼聪明机敏,很有度量。后以散骑侍郎的身份入关,很受器重,周文派他去完成奉迎国君这样重要的任务,魏孝武帝甚至私下征求他的意见并采纳。 B周文认为王茂犯了诽谤罪,因为恼怒要杀掉他,在其他朝臣全都不敢劝谏的情况下,柳庆站出来为王茂争辩,终使周文赦免了王茂,但此时王茂已经被处死了。 C广陵王的外甥孟氏依仗权势,凶横强暴,偷盗别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柳庆当众
7、宣布了他的罪状,随即下令将孟氏打死,从而打击了侵害百姓的皇亲的气焰。 D柳庆的侄子柳雄亮大白天亲手杀死了谋害自己父亲的贼人黄众宝,使得晋公宇文护大怒,而柳庆则认为子报父仇,也是孝道的体现,这引起了晋公更大的怒气。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荆州地无要害,宁足以固鸿基? (2)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二)古诗阅读(11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寡言君子”梅贻琦王开林“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教育名言,是曾主持西南联大校务的常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话。说起西南联
8、大,人们无法忘记梅贻琦。梅贻琦是个话少行动多的人,不仅时人称他为“寡言君子”,他的学生也曾因他的寡言,戏作打油诗:“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陈寅恪曾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可正是这样一个寡言的人在西南联大那段特殊的岁月里,担起了大任。在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奉命迁往昆明时,梅贻琦曾讲过一段“高调”的话:“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负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
9、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敢向清华的同人校友说一句幸告无罪。”建校初期三人共同主持校务,但蒋梦麟和张伯苓多在重庆参加政府要事,另有公务,偏居一隅的西南联大的众多事情都落到了梅贻琦头上。在西南联大组创初期,张伯苓就对曾是自己学生的梅贻琦说过:“我的表你戴着。”蒋梦麟当时的社会声望和政治地位虽均高于梅贻琦,但他秉着“对于联大事务不管即是管”的超然姿态。“论设备、论经费、论师生的人数,都是清华最多,依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一联(合),清华是划不来的,反面看来也可以说,清华在联大占了压倒的优势。”有人如此说,不管旁人怎么说,梅贻琦依然是少说多做。他把在清华形成的风范,在西南联大期间延续着
10、。梅贻琦于1931年开始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在此之前,清华师生赶校长、赶教授是见怪不怪的事,没有哪位校长能在清华长久地呆下去的,而几年过去,梅贻琦依然稳坐校长的位置,被问到有何秘诀,梅贻琦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他的能力没人愿意倒他,梅贻琦任校长后,奉行“教授治校”原则,既讲民主,也法度严明,清华校务始终井井有条。不到十年,清华的面貌便彻底改观,声名鹊起。在西南联大时,梅贻琦延续的这一风气,使得主管西南联大校务的职能部门领导,没有一个不是让人心服口服的饱学名士。昔日西南联大学生,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申泮文说,“在校领导班子中绝对没有非教闲杂人等滥竽充数,所以也就没有外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2370.html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