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3、囚绿记.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宜昌市 葛洲坝 学人 高中语文 必修 教案 囚绿记
- 资源描述:
-
1、囚绿记教案编写人:罗义芳 审核人:余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2、了解文章中如何运用借物抒情,寄托寓意的象征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模仿和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把握文章整体脉络。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情感与态度目标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2、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 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热爱之情当中,表达出来的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教学难点】了解本文
2、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课时安排】 一课时【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 背景介绍 资料一: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成为一座“孤岛”,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作者陆蠡当时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正由于这个原因,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日本兵抓捕,狱中他宁死不屈,被刑审数月,惨遭杀害,仅34岁。资料二: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当时中国大地烽烟四起,正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在上海坚持抗日文学创作的作者由此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株常春
3、藤,于是满怀深情的写下了囚绿记。2、 作者简介 陆蠡,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生于1908年,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1942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代表作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陆蠡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不仅文章写的优美,而他的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其他作家的评价:巴金老人在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 同他谈话 “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 , 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3、 将本课中你认为需要注意的生字词或易错字词整理出
4、来,并进行记忆。4、 请找出你认为难以理解或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并初步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和看法。5、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有什么感悟。6、 独立思考:A、囚绿记这一标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结合写作背景和文章的主题来看,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明确:“囚绿”说明把绿色囚禁起来。“记”说明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叙事性散文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写作手法。 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