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台州市 外国语学校 2011 2012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命题人:彭 琼温馨提示: 1、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3、注意书写和卷面整洁。第I卷一、 语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醴酒(l) 奶酪(lo) 渣滓(z) 贮藏 (ch) 倡优所蓄(x) B渗漉(l) 修葺(q) 栏楯(dn) 垣墙(yun) 衣锦还乡(y) C肖像(xio) 绯闻(fi) 佣金(yng) 埋怨(mn) 拾级而上(sh) D曩者(nng) 缧绁(li) 愠色(wn) 淈泥(g) 铩羽而归(
2、sh)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海地大地震的灾民劫后余身,由于迟迟领不到国际社会的救援物资,部分灾民竟冒死抢掠,街头经常传来枪声,局势已到失控地步。B钟南山院士近日指出,我国的甲流“外堵内防”和疫苗研制生产等工作都做得很不错,但切忌虎头蛇尾,要根据温总理提出的甲流防控六项措施,加强对重症患者的疹治。来源C成都丰都县城丁庄码头的星火学校校长,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给母亲下跪洗脚,有人认为纯属作秀;有人觉得是以身示范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值得称道。D妻子冯氏的到来,才使他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还让他摆脱了“不肖有三,无后为大”的尴尬。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
3、,最恰当的一项是( )面对迫近的死亡,鹿群之间既相互掩护又相互 。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 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 上显能耐。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 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A推托 间断 细密 对于 B推托 中断 细致 关于C推脱 间断 细密 关于 D推脱 中断 细微 对于4.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
4、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宜居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也是城市最可贵的品质。几年来,台州坚持打造山川秀美、环境幽雅、经济繁荣的和谐绿色家园,展现了街区整齐、色彩素雅、风格简洁、建筑精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B伦敦作为第30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C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
5、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D舟曲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得天独厚,主要为“一江两河”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三条河流在县境内共有支流40多条。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体例:每本大都由四折一楔子组成,内容主要有曲、科、白三部分,角色大致有末、旦、净、丑等几类。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C诗经楚辞则成为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
6、独创的新时代。D归有光是唐宋派的魁首,是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桥梁性人物,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7.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A. 而彼且奚适也 B. 南冥者,天池也C.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D.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
7、 ”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竟然忘记了凡尘 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A B C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6分,每小题2分)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1973年对一群35岁大的孩子的实验。一组孩子只要用毡
8、头笔画画,就会得到一条“干得棒”的缎带;另外一组孩子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第三组孩子则不给奖。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画笔画画,而且绘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这之后,研究人员让所有这些孩子都再进行自由游戏的阶段,结果发现,之前每次画画都会得到奖励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使用毡头笔画画的几率要小。研究者因此认为,期望的奖励会损害人们之前对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动的内部动机。在兰博等人1976年的另外一个数学游戏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对于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认知评价理论认为,那些有形奖励,比如说金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控制力和强迫的源泉,它们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决定感,从
9、而削弱人们的内部动机。而那些不定时出现的奖励并不会强迫人们完成某种任务,所以很难被视为一种控制力,也就不太可能削弱内部的动机。此外,无形的精神奖励,例如褒扬,会提升人们的自我决定感,并让人们感觉自己很有能力,因此提升人们的内在动机。过度理由效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一个侧面挑战了心理学理论中一直被公认的“强化原则”奖励可以提升行为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人们认识到物质奖励并非是万能的,而精神鼓励在促进儿童正确行为的塑造上却略胜一筹。不仅是对于儿童,心理学家伍德黛西在1999年前后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综述显示,物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消解同样也发生在
10、成人身上,特别是在不管任务做的是好是坏都有奖励的情况下。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口头的表扬和非期望中的不固定奖励则不会降低内部动机,鼓励甚至还会提高内部动机。不过有的研究也显示,对于表现优异者和枯燥乏味的任务的物质奖励也会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9下面各句说法符合“过度理由效应”的一项是( )A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B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C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或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D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基本不会影响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10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对待奖励会不会削弱内
11、部动机的问题上,认知评价理论同意“强化原则”的观点而否定过度理由效应的说法。B黛西进行的系列研究不同于兰博等人的数学游戏实验的地方,在于关注了“过度理由效应”在成人身上的表现。C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引导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精神鼓励方面。D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完成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时,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11 在美国,很多学校采取读一本书发一个奖品的办法鼓励孩子们读书,请结合本文内容,对这一做法作简单评价。(2分) 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6分,每小题2分)先妣事略【明】归有光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
12、。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日:“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日:“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696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3.8《小狗包弟》(新人教版必修1).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