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二语文教案:《动人的北平》.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人的北平
- 资源描述:
-
1、动人的北平教案动人的北平教案动人的北平教案 【教学目标】l 一、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 二、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三、探究散文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 四、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单元说明】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中国现代散文。这几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文中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一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
2、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三篇课文都有一些相同点,都是写景观、写感受,却写出了不同景象、不同风格,可以同中比异,异中寻同。 动人的北平之所以被选做精读课文,一是因为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名家,他的散文作品理应在我们选修教材的散文系列中占一席之地;二是因为本文也确属一篇名文佳作,作者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故都文化爱之深、感之切,把整个北平的现实和历史装人心中,荟萃于笔下,整体地描写北平的景象,但又不是抽象概括地描写,而是以一幅幅小画面呈现出来,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作为略读课文的汉家寨特利尔的幽灵,其意趣与动人的北平相异。动写整体景象,而其他两篇都写片段
3、景,有选择地讲述造访、观察的景象;动人的北平呈现一幅幅小画面,而其他两篇都有一个主画面;动人的北平写作者自己所在的城市,故而观察体验更全面,情感性更强,而其他两篇都是作者以访客的身份“进入”又“走出”那陌生的审美情境,故而新鲜感强,感受和思考的力度更大。当然这也跟作家的写作风格相关,林语堂的散文创作更强调情调、情味,更多地写感性;而张承志和梁衡则长于思考,作品具有思想深度。另外也与时代风格相关,当代散文总体上更爱往理性和思想深度方面发展,与现代散文具有较多的感性倾向有所不同。 再有,同是当代散文的汉家寨与特利尔的幽灵也略不相同。前者更多地写景,后者更多地写所感所思;前者更多地写现实,后者更多地
4、写历史;前后思想感情属内敛型,后者属开放型。 一、体会散文形神相依的规律 单元后所附短文现代散文的形与神,指导学生从形神相辅相依方面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一篇好的散文就像一个形神兼备的生命体一样,形要完整匀称,不可残缺;神要充实饱满,不可空洞枯槁。同时,形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单一;神要凝聚集中,当然也可以多元多向度。一般说来,形散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通则,但也有一些例外。 本单元的课文都体现散文形神兼备又相辅相依的规律。以动人的北平为例,散文之形表现为作者所见之景物丰富多样、色彩斑斓,那一幅幅生动的小画面丰富了作品的“血肉”,堆积起作品的“形体”。当然组织成篇的结构方式和生动醇厚的语言也成为作品之
5、形的一部分。而蕴涵在课文之中的散文之神可以从不同方面领会,一是故都北平之“神”精神、神韵、灵气,二是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前者谓之“神”,后者谓之“情”,课文在这两方面都是集中聚合的,不见些许散乱。 其余两篇,汉家寨只写了汉家寨一处风光,看似形不散,其实也散,你看,这里既写自然又写社会,既写现实又写历史,既写外景又写内情,怎说不散?其神则体现为情感的线索,这情感集中地凝聚在“坚守”这一情结上。特利尔的幽灵之形散神聚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课文写特利尔小镇和马克思故居不多,更多地写“特利尔的幽灵”是怎么传播世界并在中国落脚、蓬勃发展的,视野开阔,笔墨纵横,此谓之形散;神聚呢?全文、全部材料都集中于“幽灵”
6、,此其一;作者在写“幽灵”之灵动、迅猛、宏伟时,表达了一种崇敬、激动的心情,此其二。此二者从不同方面构成课文的神之线索,组串起全文的材料和结构。 二、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 三篇课文都有着丰厚的人文价值。动人的北平表达故都古老而时新文化的魅力,引导读者对故都这座城市和它的文化的热爱,也表达了作者一种优雅的情怀,很有感染力;汉家寨表现汉民族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表现“坚守”的精神力量,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的精神的超越和升华,阅读这样的作品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洗礼?特利尔的幽灵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展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年轻的读者起到认识和教育的作用。三、作者与作品林语堂(1895-1976)福建(现
7、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入莱比锡大学,专攻。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05 盖、故、固、顾、归、国(精品课件)-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精品课件(部编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