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古诗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年级 上学 语文 寒假 作业 古诗文
- 资源描述:
-
1、初中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古诗文)寒假即将到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假期学习问题。查字典语文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初中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古诗词积累:联系上下文,按括号里的提示,填写古诗句。(10分) 竹坞无尘水槛清,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李白在欣赏荆门
2、一带风光时,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浮想联翩, , 的思乡之句油然涌上心头。(李白渡荆门送别)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912题。(15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4分) 月色入户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但少闲人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3、的一项是( )(3分) 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值冬初,寒意森森,解衣欲睡,看到月光,便欣然起行。欣然二字,写透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寂寞抑郁之情。 B.念字写出了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作者也许在想:在这贬居的寂寞中,又有谁能与我共同赏月、不致辜负 如此良夜呢? C.作者写月色,不着一月字,只通过巧妙设喻,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 12.文章结尾闲人二字,深刻凝炼。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对闲人二字含义的理解。(4分) 这篇初中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