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伤仲永(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伤仲永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天津市 第三中学 2022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伤仲永 课时 答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伤仲永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3、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2、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难点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自学导航一、 一、检查预习:1、用原文填空。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2、伤仲永的“伤”是“哀伤”
2、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A、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B、“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C、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D、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3、熟读课文,思考回答:请用“”将议论部分分为两个层次,并归纳出各层的主要内容_4、学生汇报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个案补充师生互动二、 设纲导学:(一)整体感知:1、方仲永的才能发生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 2、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重点研读课文第三段,理解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
3、: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三)中心把握:1、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总结归纳请梳理本节课知识并谈自己的学习收获:达标测评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注释】任末:人名。 笈:书箱。庵:茅草小屋。荆:这里指荆的枝条。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负笈从师,不惧险阻 ( )(2)或依林木之下 ( )(3)门徒悦其勤学 ( )(4)常以净衣易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3、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的解释 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11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