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清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清 新人教版 2022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检测内容:第二单元得分_卷后分_评价_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禅师(chn)旁骛(w)亵渎(xi)孜孜不倦(z)B.制裁(chi) 瞥见(pi) 赃物(zng) 不言而喻(y)C.汲取(j) 压榨(zh) 广袤(mo) 自惭形秽(su)D.宽宥(yu) 游弋(g) 麾下(hu) 鸠占鹊巢(ji)【解析】B.“裁”应读“ci”;C.“秽”应读“hu”;D.“弋”应读“y”。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2分)A积攒箴言形消骨立随机应变B涵养 劫掠 忸怩作态 金革铁马 C赞誉 恍若 间不容发 矫揉造作D贸然 儒养 李代桃僵 富丽堂皇
2、【解析】A.“消”应为“销”;B.“革”应为“戈”;D.“儒”应为“濡”。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是人们保持判断力和思想定力的不二法门。C一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失实报道,不仅误导了舆论,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D经典咏流传将诗词和音乐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观照中得到传承和发扬。【解答】A.“不可名状”指不能够用语言形容,不能用来形容“道理”。4(辽宁阜新期末卷改编)下列对语法知
3、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分)彰武县“沙泉鱼宴”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后,触发了观众很多的味蕾。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迅速蹿红并成为搜索的热点。借助舌尖上的中国3的影响力,彰武县举办了首届“沙泉鱼宴”特色美食大赛。这一举措,不但扩大了当地美食的知名度,而且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A句有语病,将“观众”与“很多”互换位置。B句中的“地方特色”的短语类型是偏正短语。C句中“彰武县举办了首届沙泉鱼宴特色美食大赛。”一句的主干是“彰武县举办了特色美食。”D句是递进关系的复句。5(四川遂宁中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_。
4、_。_。_。_。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ABCD6名句默写。(8分)(1)秋草独寻人去后,_寒林空见日斜时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因思杜陵梦,_凫雁满回塘_。(温庭筠商山早行)(3)岳阳楼记中
5、“_沙鸥翔集_,_锦鳞游泳_”两句描写了鸟儿在湖面时飞时歇,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景象。(4)“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乐观是一种态度,乐观更是一种人生格局。面对挫折与困难,我们要拥有“_长风破浪会有时_,_直挂云帆济沧海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豪迈、自信;面对离别,我们要有“_但愿人长久_,_千里共婵娟_”(苏轼水调歌头)的乐观、旷达。7(长春中考)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填空。(3分)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摘自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艾青的诗歌创作在20
6、世纪3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所选诗句借助_土地_这一意象,抒发了_作者对苍老、衰弱,正经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_的情感。8江都区国际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1)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1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如图是学校举行“书不朽,法自强”学生书法作品展的作品。下面对其中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A【甲】作品属于隶书,方正坚劲,一笔一画间体现出维新派人士大义凛然的气概。B【乙】作品属于篆书,敦厚庄重,按提顿折处突显出
7、民主革命先驱狂放洒脱的风范。C【丙】作品属于楷书,圆转挺健,刚柔并济中表现出新文化运动主将爱憎分明的品质。D【丁】作品属于行书,潇洒畅达,行云流水般展现出革命领袖改天换地的豪情。【解析】A.【甲】作品属于楷书;B.【乙】作品属于隶书,“突显出民主革命先驱狂放洒脱的风范”与字体不一致;C.【丙】作品属于篆书。(3)你的同桌要给这次活动拟一副对联,但只拟好了上联,请你帮他拟写下联(可选用下列词语)。(2分)备选词语:时代先锋盼未来兢兢业业齐奋斗继往开来看今朝勇争先谱新篇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_(4)假如你参加了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确
8、定你的演讲主题,并围绕主题准备三分钟的演讲提纲。(2分)演讲主题:_青少年应怎样书写自强人生_演讲提纲:_理想,自强的航标。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并为人生的理想执着追求,矢志不渝地奋斗,直到成功。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要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不放任自我。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_二、阅读理解(42分)(一)(5分)定风波红梅苏轼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注释】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小红:浅红。诗老:指北宋诗人石延年。梅格:红梅的品格。
9、绿叶与青枝:石延年红梅诗有“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句,在此,苏轼是讥其诗的浅近,境界不高。 9诗中描绘的“梅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或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和幽独超逸、自甘淡泊(清冷、自爱)的形象。10本诗艺术表现“绝伦”“曲尽其妙”,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3分)示例一:以梅自况。诗人咏梅,实际上是他身处困厄之境却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在诗人眼中,红梅是一位内心感情十分丰富细腻的美人,词以“好睡”发端,以“自怜”相承,从红梅的特征来展示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词尾“诗老不知梅格在”,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
10、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 示例二:借用诗句,对比衬托。词以“好睡”发端,以“自怜”相承,从红梅的特征来展示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红梅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苞芽期相当漫长,因谓“好睡”;虽然红梅好睡,但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有所期待,故曰“莫厌迟”。词尾“诗老不知梅格在”,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梅花与桃杏同框,构成对比,更进一步衬托出作者对红梅的喜爱之情。示例三: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红梅。诗人抓住红梅不畏严寒,在百花过后的冬季才开放这一特点,把红梅拟为一位内心感情十分丰富细腻的美人,它迟迟开放的原因,是“怕愁贪
11、睡”,它为什么怕愁贪睡呢?是因为担心自己像冰一样晶莹美丽的容貌,会不合世俗的时尚,以致怕愁贪睡;因此它想用贪睡来摆脱忧愁,所以才不与其他百花一样同时开放,而是“独开迟”。示例四:融写物、抒情、议论于一体,并通过意境来表达思想感情。词以“好睡”发端,以“自怜”相承,从红梅的特征来展示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而“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绘形绘神,正面描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间接抒情,表达对梅花的赞美;最后以“诗老不知梅格在”作结,抒发作者的议论: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么只从外表有无绿叶与青枝来分辨梅花和桃杏呢?(二)(10分)游大林寺唐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
12、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选自全唐文,有删改)【注释】
13、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营建的草堂。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的“化城”指化城寺。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聚落:村庄。迨(di):等到。垂:将近。1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山桃始华( 开花 )(2)若别造一世界者( 到(或“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1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
14、林寺的行踪。(2分)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后,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15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大林穷远;名利之诱人也如此。【参考译文】我同河南府元集虚、范阳张允中一共十七个人,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和西林寺,来到化城寺,在(讲经台)峰顶休息后,登上香炉峰,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十分偏僻,很少有人到来。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和器具,寺僧都是海东人。这里山势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节变换就(比山下)晚得多。这时候正是初夏
15、时节,却如山外的正月、二月的样子。山中桃树刚刚开花,山涧绿草还很短浅,人事景致,风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原村落一点也不同。刚到这里,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于是随口吟出绝句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不久,我们环顾大林寺的屋壁,只见屋壁上有萧存、魏弘简、李渤三人题写的诗句。为此,我和元集虚等人无不感叹,并说:“此处实为庐山中第一胜境。从驿路走到僻远的大林寺门口,还不到半天的路程。自从萧、魏、李这三人游览大林寺后,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这里)冷落萧条,再没有知名人士承袭他们游览题诗的雅事了。唉!功名利禄对人们的诱惑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元和十二年(8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