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临沂三模)鲁人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临沂市 2013 届高三 语文 第三次 模拟考试 试题 临沂 鲁人版
- 资源描述:
-
1、2013年高考模拟试题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光纤(xin)皈依(gu)称心如意(chn)车载斗量(zi)B拓本(t)粗犷(gun)挑拨离间(jn)洞见症结(zhng)C雾霾(mi)否认(fo)锃光瓦亮(zng)长吁短叹(x)D佣金(yng)靓妆(jng )拈花惹草(zhn)咬文嚼字(ji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剪彩 顶梁柱 轻车减从 众志成城B增幅小拇指 人才倍出 实干兴邦C发轫 赔笑脸 赈灾义演 珠联璧合D厮打 破记录金碧辉煌
2、 一如既往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五一”临近,湖北318家景点门票降价,云南全省景点门票打八折,山东曲阜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与往年不同,今年假期,各地景区门票不再是“涨声”一 片。B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知名建筑“平起平坐”,同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网友捧为“成都最牛校舍(2月25日成都商报)”。C三峡工程启动175米蓄水后,昭君镇有望通过开发昭君品牌,发展特色旅游,成为湖北省“两山一江”旅游线路(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的重要游客集散地之一。D新疆将用三至五年时间,力争在冶金、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和物流等领
3、域组建五、六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百亿”企业集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蔡明已上了21年春晚,当被问到“你会放弃它吗?”蔡明连说不一定,她透露今年春晚准备了四个小品,只有想跳就跳勉强过关,其余三个则差强人意,被直接毙掉。B近日,上海黄浦江水面出现2000多头死猪。事情发生后,供水企业加强了水质监测。人们在关心水质污染的同时,也已经开始调查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C两会成为思想碰撞的平台:既有领导干部们高屋建瓴的深谋远虑,也有来自最基层的代表委员的心声;既有专家学者的权威观点,也有平头百姓的一得之见。D在今年两会的讨论会上,一位农民代表“抢”到了会议的最后一个发言机会。因为他要
4、代表农民说几句话,这是他处心积虑准备的建议,怎么舍得放弃不提?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习近平的此次访问应当确定中俄之间的新型关系,谋求得到俄罗斯的原料资源。中国一旦与西方关系恶化,俄罗斯即便不伸出援手,也会保持中立。 B少打电话,不乱捐赠,甚至是不炒作、不煽情,从满腔热忱到理性冷静,网民心态日渐成熟,又何尝不是中国社会前行的缩影?C在中国房价高耸的同时,拥有几十套住房的“房爷”、“房姐”不断浮出水面,中国民众的神经被强烈刺激着,除了在网上激烈地宣泄愤怒外,却别无他法。 D目前,我国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扩大资助范围和标准,基本达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
5、困难而失学”的目标。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谈书写规范的文化传承李 靓书法之“法”,是指书写的规范,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书写的规范是书法艺术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书法必然强调以书写规范为根本。书写的规范既体现在正体字的确立上,也体现在各种书体书写秩序的构建上。正体字是指遵从某种选字规范,确立了官方地位的字,它代表了书写的正统和规范,也可以说它是规范与优美的结合。正体字往往是在长期运用中最后由官府颁布认定的。它的确立明确代表着官方意志,使得汉字的书写样式得以定于一统,成为社会秩序的文化表达方式之一。如果一种字体能在庄重的场合被使用,则基本可以认为是被官方确认为正
6、体。周秦汉唐一脉传承演进的常用字正体是大篆、小篆、隶书和楷书。历代对于正体的确立与推行通常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一是官方的认定。西周时期到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通行的正体字为大篆,西周晚期宣王时的史籀篇对文字的规范起了重要的作用。从大量的王室作器题铭中就可以看出大篆具有极强的秩序感。至秦代,小篆成为正体。直至汉代前期及中期,小篆仍然占据着标准字体的地位。然而由于小篆笔划不便书写,很难满足日常书写的需要,于是便捷实用的隶书被用来处理繁多应急的日常事务并得以发展起来。东汉中后期,随着隶书的定型化,隶书开始被官方所重视,官府用刻石纪工役、叙祀典、颂功德,树碑之风特盛,石碑的形制和文体格式也有了一定之规
7、。由于石刻的盛行,促使汉隶在桓、灵两帝40多年里(公元146189年)迅速臻于全面成熟,从而获得官方正体地位。楷书是继篆书、隶书之后被广泛使用的正体。楷书的含义有二:其一指可做楷模的法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故楷书的本义是指遵循法规,可供模楷的标准体。其二指真书、正书。作为书体的楷书,大约产生于汉末魏初,至唐代臻于成熟。唐代政府在重视经学、校理典籍的同时,也对文字进行了一番较大规模的整理厘正。汉字字体发展到楷书,便不再向前演进了,就构字笔画来说,楷书汉字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完善的程度,历经宋元明清而沿用至今。二是通过制度确立正体的使用。从文字演变的过程来看,历代都是正体文字与俗体文字或异
8、体文字并行。然而体现官方意志的制度确保了正体始终居于书法传统的主线上。对各种书体书写秩序的规范体现在基本的笔法、结字和章法上。笔法是书法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等内容。唐张怀瓘用笔法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以“永”字的八个笔法作为正体的用笔法则,前人甚至认为:“昔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赵孟頫“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强调了笔法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结字是按照均衡、比例、和谐、节奏、虚实等美的造型规律安排字的点划结构的法则,是书法构成的重要因素。结字的规范尤其讲究分主次,讲向背,明伸缩,辨虚实,论斜正。如唐欧阳询的结
9、体三十六法,对于如何使笔划分布匀称、偏旁部首组织协调、整个字重心稳当等作了具体说明。章法是谋篇布局的法则,规范着书法作品的整体形式设计与布置。唐孙过庭书谱:“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章法,也因为不同的章法才体现出书法的整体结构与意境之美。这既是书写的法度,也是人们对书法艺术审美的自然选择的结果。书法所强调的笔法、结字、章法无一不表现出对书写秩序的构建与遵循,是书法艺术自觉意识的体现。在书写法度上,推崇丝丝入扣的转折合法,在字的书写过程中注意用笔的顺序,不可倒错。在字的结构中强调主笔,字中的主笔应极力舒展,张扬放开,而次笔应让位于主笔,不可喧宾夺主
10、、抢占空间,所以写次笔时应抑制收缩。在整篇的章法中注重气韵和谐。在一篇书法作品中,如果有一处书写失范会导致书法作品的局部秩序被打乱而成为败笔。书写秩序以法书为载体得以完美呈现。法书乃书法作品之楷模,“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文字形体的规范和书法艺术的审美在法书中得到圆融的结合。(选自光明日报)6下列关于“书写规范”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书写规范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是书法艺术规律的外在表现。B书写规范是指对书写秩序的构建与遵循,体现在基本的笔法、结字、章法上。C书写规范是指在庄重的场合书写由官方确定的书
11、写样式定于一体的正体字。D书写规范是指书写官方确定的正体字,遵守构建起来的各种字体的书写秩序。7下列关于“正体字”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正体字的确立与推行是通过官方认定得以实现的,最终代表书写的正统和规范。B正体字在秦代之前、秦代、东汉、汉末魏初分别为大篆、小篆、隶书、楷书。C正体字代表着各时期官方的意志,然后在长期的推广中逐渐形成规范字。D正体文字与俗体文字、异体文字并行,但官方确保它居于书法传统的主线上。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楷书大约产生于汉末魏初,成熟于唐代,这至少说明它在唐代以前就成为了正体字。B 从西周时期大量的王室作器题铭中使用的大篆,可以看出大篆得
12、到了当时官方的认定。C写书法作品时,在整篇章法中注重气韵和谐,没有败笔,就是遵守了书写规范的原则。D小篆、隶书、楷书代替大篆、小篆、隶书,是因为被代替的字体得不到当时官方的认定。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时翔,字皋谟,江苏镇洋人。为诸生,绩学未遇。雍正六年,世宗重选守令,命中外官各举一人,同州人沈起元,官兴化知府,以时翔应诏,即授福建晋江知县。时福建吏治颓废,遣使按视,多更诸守令有司,颇尚操切。晋江民好讼,时翔至,曰:“此吾赤子,忍以盗贼视乎?”一以宽和为治。坐堂皇,呴呴作家人语。曲直既判,令两造释忿,相对揖,由是讼者日衰。观风整俗使刘师恕按泉州,委时翔鞫疑狱二
13、十余事,语人曰:“晋江长者,决狱又何精敏也!”寻调政和,又调瓯宁。擢漳州府同知,驻南胜。南胜民族居峒中,多械斗。有赖唱者,纠众夺犯,匿险自固。时翔亲入山谕之曰:“汝诸赖万人,奈何庇一人而以死殉耶?为我缚唱来即无事。”唱不得已自缚出,始如律。濑子坑民叶扬煽乱,时翔谓缓之可一纸定,或张其事,大吏檄入山剿之。事平,意不自得,乞病归。乾隆元年,以荐起山西蒲州府同知,擢成都知府。以廉率属,善审机要。钱价腾,布政使榜平其直,市大哗。时翔方在假,召成都、华阳二令曰:“市直当顺民情,抑之,钱闭不出,奈何?”言于布政撤其榜,钱价寻平。议徙凉州兵于成都,拓驻防城,当夺民居二千家。时翔检故牍,请曰:“城故容兵三千,
14、现兵一千五百,尚虚其半。第出现所侵地足矣,奚拓为?”已而凉州兵亦不果徙。成都当康熙时,人稀谷贱,旗兵利得银。至雍正以后,生聚多,谷贵,又原得谷。或徇其意,令民受银,购谷给兵。未几,汉兵亦欲仿行,时翔曰:“旗兵例不出城,语言与土人殊,故代购。汉兵皆土著,奚代为?”二事亦赖布政力主其议得止。至七年,江南、湖广灾,巡抚奏运蜀米四十万石济之。湖广急米,来领运,江南则否。巡抚乃檄下县馈运,舳舻蔽江,商贾不通,成都薪炭俱绝。时翔谓江南运可缓,徒病蜀。请独运楚,而听商人自运江南。时尧熙既没,竟无用其言者。时翔在成都,屡雪疑狱,时称神明。九年,卒。【注】呴呴:温和貌。大吏:旧时指独当一面的地方官,如总督、巡抚
15、。(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四)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遣使按视,多更诸守令有司按:巡行、巡视B唱不得已自缚出,始如律如:遵从、依照C或张其事,大吏檄入山剿之张:张大、扩张D以廉率属,善审机要 率:表率、楷模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奈何庇一人而以死殉耶一以宽和为治因人之力而敝之斧斤以时入山林议徙凉州兵于成都湖广急米,来领运,江南则否以勇气闻于诸侯则与一生彘肩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时翔“善审机要”的一组是坐堂皇,呴呴作家人语 此吾赤子,忍以盗贼视乎市直当顺民情,抑之,钱闭不出,奈何? 第出现所侵地足矣,奚拓为汉兵皆土著,奚代为? 巡抚奏
16、运蜀米四十万石济之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雍正六年,清世宗重新选拔各地的行政长官,命令朝廷内外官员各推举一个人,时翔靠同州人沈起元的推荐被授予福建晋江知县的官职。 B时翔到晋江任职后治理一向宽和,常常说:“这些人都是我的子民,怎么忍心用盗贼来看待他们呢?”坐在大堂审案,温和地像与家人谈话。C时翔审判案件又准又快。观风整俗使刘师恕巡视泉州时,就曾委派他审讯一些疑难案件,并对他判案的精确迅速赞叹有加。他为官廉洁,给下属树立了榜样。D时翔懂得市场价格应当顺应民情的道理。有一次钱价迅速攀升,布政使张榜压制它的市值,造成市场大乱。正在休假的时翔撤下了榜文,钱价
17、不久就降下来了。第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曲直既判,令两造释忿,相对揖,由是讼者日衰。(4分)(2)市直当顺民情,抑之,钱闭不出,奈何?(3分)(3)巡抚乃檄下县馈运,舳舻蔽江,商贾不通,成都薪炭俱绝。(3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辛弃疾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注】己酉:淳熙十六年(1189年),时词人闲居带湖。“酿成”三句:谓每夜的清风白露,酿成一片稻米花香,
18、意即风调雨顺,丰收在望。(1)这首词的上下片写的各是什么生活情景?请予以归纳。(4分)(2)联系全词和辛弃疾的生平遭遇,谈谈对“闲去闲来几度”中的“闲”字的理解?(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3)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_。 (苏轼赤壁赋)子曰:“ ,小人喻于利。
19、” (论语述而)五(12分)16使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运用一种修辞格,写一段不少于50字且意思完整的话。(4分)节俭 幸福 行动 务实 中国梦17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填入语段横线处。(只写句子的序号) (3分)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是几种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就是震中区人们感到“先颠后晃”的原因。 横波到达,造成更强烈的地面运动。 就感到像站在风浪中的船的甲板上一样剧烈颠簸,左右摇晃。 在强烈地震的震中区附近,人们的感受十分明显。 地面的颠动,是由纵波引起的。 它主要有上下颠动和水平晃动两种形式。 两种波到达之间相差几秒钟到十几秒不等。18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按
20、要求作答。(5分)(1)概括漫画所反映的一种社会心理。(2分)(2)针对漫画中的现象,写一段劝诫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5个字。(3分)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擀面杖的故事铁凝我父亲作为一个长于西画的画家,特别喜爱中国民间的“俗物”,擀面杖是其中之一。他搜集的擀面杖,多半来自乡间农户,木质、长短和粗细各有不同,他对它们没有特别的要求,他的原则是有意思就行。当他有机会去农村的时候,他喜欢串门。那时主人多半是好客的,他们通常会大着嗓门邀他进屋。他进了屋,便在灶台、水缸、案板之间东看西看起来。遇
21、有喜欢的,或直接买到手,或买根新的来以新换旧。有一次他为了“磨”出一根他看上的擀面杖,在一个村子耽搁了大半天。而他进村的时候,不过是想画些钢笔速写。这样,画速写用去二十分钟,“求”擀面杖却花了五个小时。为了达到目的,他能忍住饥饿,忍住焦渴。他的顽强以至于惊动了那村的全体村干部。而看热闹的村人越发以为那家的擀面杖总是个稀有的宝贝,便撺掇着主人将价格越抬越高。最后还是村干部从中说合,我父亲以近二百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擀面杖买下。我没有问过父亲这值不值,我知道“喜欢”这两个字的价值有多高。那年初秋,我随父亲去太行山西部写生,他在一户人家发现了他中意的擀面杖。照我当时的看法,这根擀面杖其貌不扬,木质也一般
22、。但也许正是它那种不太圆润的样子吸引了父亲,他小声对陪同我们前来的镇长(年轻的镇长是父亲的朋友)说了买擀面杖的企图。镇长说这也叫个事儿?这也用买?先拿走,回头我让人上供销社给她们送根新的来!这个上午,这家只有一位年近五十的妇女。她告诉我们,她丈夫上山割山韭菜去了,大闺女正在地里侍弄大棚菜。当她得知我们要买她的擀面杖时,显然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她明确表示了她的不情愿,她说其实那不是地道的擀面杖。那年她当家的和兄弟分家的时候,他们家没分上擀面杖。他当家的在院里捡了根树棍,好歹打磨了几下权作了擀面杖,其实这擀面杖不过是个普通的树棍子。这位妇女想以这擀面杖的不地道打消父亲想要它的念头,我却接上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太阳∣人教新课标 (共1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