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高三语文专题复习0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语文 专题 复习 02
- 资源描述:
-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点复习设计考点分解释要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分值在2-5分之间。近几年来,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问号的使用。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1987年以来,本考点的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单项选择题,一是综合语用题中的改错题。知识要点梳理一、
2、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胃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下面分别叙述: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1.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1) 句号(。)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例如: 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请把
3、门关上。 今天我们必须回去。下课了。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语气舒缓的析使句(如例),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如例),有时独词句元主句(如例)表示陈述语气时也用句号。(2) 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例如: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使用问号应注意以下几点: 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例如: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
4、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例如:她是从四叔家里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析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例如: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你来一下好不好? 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未。例如:怎么啦,你? 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
5、,因而应用句号。例如: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3) 感叹号(!)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如:一旦扎下根,不怕遭践踏被蹂躏,还是一回回地爬起来,开出小小花朵来的蒲公英!歌唱吧,为迎接香港回归! 语气很重,很强烈的析使句也用叹号。例如:祥林嫂,你放着罢!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也用叹号。例如: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叹号。例如:长途!飞机!啊呀!你走错了。 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都用感叹号。2.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
6、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1)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例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例如: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他,就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你啊,真不争气。 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话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例如: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例
7、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状语在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例如: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 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例如: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菇奋郁郁的。(定语后置)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状语后置) 用在并列词组之间。例如: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半张办公桌。(因并列的各个成分有的较长,停顿大)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因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
8、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 用在关联词之后。例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例如: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词)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2)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例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9、;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转折关系)这个句子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例如:早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用在因果关系句中表示两层意思)使用分号应注意的几点: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平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3) 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
10、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例如:(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箱子、耀、水赖、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11、。例如: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4) 冒号(:) 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而的话。例如: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例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例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例如:张华
12、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未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如:.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北京去了。小红上了高中。使用冒号应注意:使用xx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同志们!区委书记说,这张全区党员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第7课 娜塔莎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