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4课《望海潮》教学课件 WORD版含解析.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望海潮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4课望海潮教学课件 WORD版含解析 2015 2016 学年 一语 文人 教课 必修 海潮 教学 课件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4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第二单元课文导入1.掌握词的基本知识。2.了解柳永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3.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4.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学习目标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代表作有望海潮雨霖铃等。u 作者简介整体感知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写下
2、了望海潮这首词,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u 写作背景u 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
3、、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u 诵读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1.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样的内容?研读课文u 品味鉴赏【提示】上片主要写杭州美丽和繁华;下片主要写西湖美景和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2.词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提示】烟柳、花桥、风帘、帐幕、云树、怒涛、青山、桂花、荷花、烟霞。3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48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