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初升高衔接大串讲:诗歌鉴赏一(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初升 衔接 串讲 诗歌 鉴赏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诗歌鉴赏一初高区别初中赏析的古典诗词大致可分为写景抒情、托物言志、题赠送别、山水田园、咏史怀古等类型,以写景抒情类居多。命题方式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命题角度有:1.把握意象,体味诗情诗人描写的图景必融入其思想感情,美景往往流露喜爱之情,但情哀之时,也美景含泪。读诗时,需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和诗人的情感活动一起脉动,于咀嚼中深味诗词蕴含的情思。2.品味语言,挖掘诗美古典诗词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呈现多义、新意、诗意丛生的特点,阅读诗词就要把语言的魅力品出来,反复体会。3.鉴赏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使诗词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蕴藉、表现力更强的方法。表达技巧涉及面极广,在初
2、中,我们只是对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感受、理解、鉴定和欣赏。4.叩开诗人的心扉读古典诗词,神游秀美河山,感受历史与文化,体味人生哲理,与诗人做心与心的交流,从中受到陶冶、启迪和激励,古典诗词阅读会成为滋润我们成长的土壤。一、(2021苏州,89,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中宵杜 甫西阁百寻余,中宵步绮疏。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注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绮疏,指雕花的窗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阁百寻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一句与“飞来山上千
3、寻塔”一样,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B.“中宵步绮疏”写诗人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C.“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上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D.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2.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 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两句意思和它相近。(5分)1.B【解析】“中宵步绮疏”是写诗人漂泊异乡,孤寂忧愁,难以入眠,半夜还在窗下徘徊。2.【解析】亲人朋友流落在天下不同的地方;因为战争,很少能收到他们的书信
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迁移能力。这首诗从题目、内容、注解可知是诗人漂泊异乡时的深夜思乡之作,最后一联是写亲人朋友散落在天涯海角,因为战争,音讯隔绝。联系读过的杜甫的诗可知“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和它很相近。1.(2021新高考,15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江州白司马:白居易。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5、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2)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B(2)“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
6、。问题思考初、高中古典诗词学习,都会涉及鉴赏景物形象、理解思想感情,那么高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是不是初中的翻版呢?同是对景物特点、思想感情进行考查的试题,中考试题设题角度小,提示性词语多,回答问题时简洁明了,侧重点在于考生“知其然”,感性认识更多一些。高中试题则给了考生更多自主探寻的机会,对思维过程做了要求,像题干部分往往增加了“请做简要分析”的要求,要求写出分析过程,侧重于“知其所以然”,理性色彩加强。出现这样的不同,是因为初中学习古典诗词的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高中就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古典诗词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它在每一个时期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变化
7、,从而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阅读欣赏诗词时,要能借助相关知识读懂内容并进行艺术鉴赏。这实际上反映了初、高中语文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初中语文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学生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来解决。知识拓展,深度衔接新知一 炼字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字词,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1.传神显旨的词即用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
8、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句中的“尽”是“都”的意思,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2.以动衬静的词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中的“喧”“动”二字,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以便更好地表现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3.化静为动的词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曲中,“聚”“怒”二词化静为动。山本来是静止的,着一“聚”字,很好地表现了峰峦众多,聚集到一起的动态。“怒”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了波涛汹涌澎湃的气势。
9、4.以动写静的词如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字,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5.以实显虚的词如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
10、人手法,把它写活了。这一“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之态。6.以乐衬哀的词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语花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句中的“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奇、形象,而且增添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7.叠音妙用的词叠音词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作用。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礼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用了“迢迢”“皎皎”
11、“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8.颜色渲染的词表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欣赏时,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情色彩。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一派繁华与如今的荠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眼前的荒凉。9.拟声形象的词有些拟声词也属叠词,在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白居
12、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听”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例题1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回答问题。书边事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请赏析首联中“倚”字的表达效果。 思路点拨:“倚”是个动词,诗人是通过这个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根据全诗内容,可知这是在描绘戍边将士的安闲姿态,而这种形象烘托了边境的和平氛围。
13、答案:“倚”字写出了守城战士倚楼而息、懒于警戒的安闲姿态,传神地烘托了边关久无战事,一派安宁和平的气氛。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朝天曲张养浩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简析“日影筛金翠”一句中“筛”字的妙处。 【答案】“筛”,是用筛子过东西的意思,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将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上铺金撒翠的样子表现了出来,化平淡的现象为生动的动作,使画面活泼而富有生气。解题方法技巧炼字题“三关注”:(1)关注字词的含义:阐释字词在具体诗句中的含义;把字词还原到诗句中,描述字词与整个诗
14、句所展现的景象。(2)关注字词的手法:字词常用手法为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双关等,同时也要注意字词的使动、形容词作动词等活用现象,以及将静态景物动态化的化静为动手法等。(3)关注字词的作用:指明字词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感情;在结构方面的作用;等等。此外还要注意总结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富有韵律、含蓄蕴藉等。新知二赏句1,注意赏析角度(1)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2)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
15、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3)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有的句子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命题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技巧上的特别之处来。2.注意答题步骤(1)解释该句的含义,写出表达的情感。(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例题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间题。北来人二首(其一)刘克庄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注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宣和:宋徽宗年
16、号。赏析诗中的画线句。思路点拨:(1)含义。“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运用了诗家语之倒装,正确语序应为“寝园石马残,废殿铜驼泣”。“寝园”指陵园。画线句的意思是:皇家陵园的石马残破不全,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2)手法。这两句运用了对仗手法,“废殿泣铜驼”使用了拟人手法。这两句还是景物描写,尤其写铜驼哭泣,更表现出了人的情感,这是情景交融的手法。(3)作用。先回答景物或意境特点,即这两句描绘了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再回答情感方面的作用,即抒发了作者的亡国之痛。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发亡国之痛,情景交融。即学即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省试
17、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香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注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湘灵:传说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舜死后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湘水女神。云和瑟:云和,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认为帝子是尧女,即舜妻。冯(ping)夷:传说中的河神名。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内,又称九晨,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本诗结尾两句历来被赞为“神来之笔”,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两句的妙处。 【答案】
18、(1)以景结情,令人回味无穷:诗的前半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着力描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宕开一笔,描写曲终人散之后只有一川江水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2)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全诗以湘水女神出现开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首尾圆合的有机整体。(3)动静虚实突转,出人意料:乐曲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诗境从虚幻世界突然回到现实世界,出人意料。解题方法技巧赏析诗句“三步骤”:(1)含义:理解诗句意思,描述诗句内容。(2)手法:指明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3)作用:根据诗句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诗句对全诗结构所起的
19、作用;或点明诗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新知三鉴赏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诗词表现形式上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鉴赏时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1.修辞手法(1)比喻诗人在描写事物和说明道理时,用同它相似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手法叫作比喻。比喻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2)拟人拟人就是把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人格化。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所特有的具象效果。(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
20、现事物。(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5)双关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双关修辞的句子,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因为诗词以写景抒情为主,所以描写最常见,它包括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3.表现手法(1)烘托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