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言文二则》——课后巩固练-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二则
- 资源描述:
-
1、22.文言文二则课后巩固练1 .书戴嵩画牛中,牧童敢断定“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凭的是()A良好的艺术素养B丰富的生活经验C缜密的逻辑推理D前辈的口耳相传2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1)伯牙鼓琴主人公:_事件:_(2)书戴嵩画牛主人公:_事件:_3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_。【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汤汤乎若流水_【小题2】伯牙鼓琴选自_,与此
2、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小题3】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在原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小题4】当读到“巍巍乎”,我的脑海中出现的词语是()A站立B高耸入云C波涛汹涌D汹涌澎湃【小题5】这个故事赞扬了()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C伯牙和钟子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D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注释)病心:心口痛。颦:皱眉头。
3、里:乡里。挈(qi):带领。去:躲开,避开。颦美:皱着眉头美。【小题1】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漂亮)B坚闭门而不出(牢牢地)C挈妻子而去之走(跑)D彼知颦美(她,指丑人)【小题2】东施也捂着心口在村中走是因为_。【小题3】“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这句话的意思是()A(她)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B你知道西施很美,却不知道西施为什么美。C你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这么美。【小题4】东施效颦之丑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出来?请用“”标出来。作者在这里运用了( )A正面描写B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小题5】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586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