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第6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前三个月
- 资源描述:
-
1、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用时:45分钟满分:4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_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_,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_,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A经年累月南辕北辙各有千秋B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各有千秋C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半斤八两D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半斤八两答案B解析经年累月:经历很多年月,形容时间很长。旷日持久:多费时日,拖得很久。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
2、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考古部门在南京门西地区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虽然目前出土文物有限,根据方位和时代判断,很可能是疑似金陵凤凰台遗址。B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工业产出和出口低于预期,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件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事件。C2014年3月9日,象征二战结束的经典照片“胜利之吻”的男主角在家乡病逝,享年86岁,一段传奇历史就此画上了句号。D近日土耳其表示,在建设安伊高速铁路二期工程,将寻求中国的帮助,这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打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一次机会。答案C解析A项语意重复,“可能”“
3、疑似”重复。B项主宾搭配不当,“种种迹象”“是”“重大事件”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介词“在”缺少宾语“方面”。3下面是杜甫的律诗恨别,颔联、颈联顺序已经打乱,请选出顺序正确的一项(3分)()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_,_。_,_。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思家步月清宵立兵戈阻绝老江边忆弟看云白日眠草木变衰行剑外A BC D答案A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传统美学理论所争论的问题之一,是画人容易还是画鬼容易。_。问题虽是从绘画方面提出的,其他艺术何尝不存在神与形的矛盾。_。艺术中的鬼虽是想象的产物,但虚构的依据仍然是人。_。_。这种虚中有实
4、、富有真实感的形象,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_。神鬼虽是一种依靠想象和幻想而虚构出来的形象,但它的根据仍然离不开对人和鸟兽的具体特征的观察、体验、改造与综合而神与形的矛盾,在创作上往往形成了再现与表现的矛盾这一争论在今天看来不仅仍然具有学术意义,而且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和“照着葫芦画瓢”的再现方法有根本性的差别不论是描画印象中的人还是描画想象中的人或鬼,审美感受的深浅对于创作构思的得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A BC D答案A解析本文段以“画人容易还是画鬼容易”的争论谈艺术创作上“再现与表现”的关系,代词与连词的运用使论述环环相扣;第句中的“这一争论”代指前句提出的争论问题;第句开头“而神与形的矛盾”
5、紧承上句的“何尝不存在神与形的矛盾”;第句中的“不论”承上句的“依据仍然是人”;第句中对“神鬼”的描述与后一句中的“这种虚中有实、富有真实感的形象”相呼应;第句中的“它”代指第句中的“神鬼”,这一句指出“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和“照着葫芦画瓢”的纯粹再现有“根本性的差别”,是对整个文段论述的小结,应放在最后。5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主要信息,给“播客”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5分)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视为个人的网络广播。播客作者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其录制的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通过专门软件与便携播放器实现播放,从而与广大网友分享。网友不必实时接收,也不必端坐在
6、电脑前,可将节目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随时随地收听收看。答: 答案播客是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制作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供分享的个人网络广播。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诗经蒹葭)(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何不为也?(孟子鱼我所欲也)(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苏轼赤壁赋)(4)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5)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6)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7)失之东隅,_。(后汉书)(8)_,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答案(1)宛在水中坻(2)则凡可以辟患者(3)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48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