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训练—诗歌课外阅读提升(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独家原创 独家 原创 三年级 下册 语文期末 专项 训练 诗歌 课外阅读 提升 人教部编版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期末专项训练诗歌课外阅读提升(二)提升一 诗歌对比阅读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来源:Zxxk.Com(1)中庭地白树栖鸦( ) A.安歇。 B.隐居。(2)寄书长不达( ) A.长度。 B.一直。2.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可以从“_”一词看出。这不禁让人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_,_。”3.明明普天之下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但在月夜忆舍弟中,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来源:Z
2、xxk.Com 4.下面是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在说法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画“”。(1)十五夜望月一诗的前两句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写的。( )(2)“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委婉含蓄,别有韵味。( )(3)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诗人的心境都是欢喜的。( )(4)这两首诗都以明月为内容,表达了思乡之情。( )5.下面的诗句中,同样以明月为内容的是(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来源:学.科.网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提升二 暮江吟 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这首诗描写的景
3、物有_、_、_、_,这首诗是对景物的_描写。2.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句中把_比作_,把_比作_,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3.理解诗句,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1)下面对“铺”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残阳已接近江面,的确像是铺在水面上,同时“铺”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之感。B.夕阳照在江面上,江面上十分平静,像是有一块地毯铺在上面似的。(2)“可怜”的意思是( )A.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木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天空中挂着精巧的银弓般的新月,由衷地赞美这可爱的夜晚。B.值得怜悯,诗人看到江边夜景想到露珠易碎,新月未满,怜悯之情油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715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