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说课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_人教版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28 中国国际 救援 真棒 人教版 新课
- 资源描述:
-
1、三年级下语文说课-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人教版新课标2019一、说教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国际互助。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本文是一篇由通讯报道改编而成的记叙文,它既保留了通讯报道真实、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又彰显了记叙文生动感人的语言特色。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3、4、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救援的经过,并得到了当地人们的赞誉。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对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写得十分生动。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
2、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针对教材以上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会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初步了解通讯稿的写作特点,激发了解新闻时事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重点词句突破法。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不同于
3、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基于三年级的学生,略读课文接触得还不是很多,自学能力有限,教师不能完全放手。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就采用重点词句突破法,抓重点词句带领学生进行研读,悟得学法,并用所学的方法读懂课文,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2学法:学生自读自悟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课前准备学生:查阅背景资料,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特色,阿尔及利亚地震的情况,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背景资料。教师:要了解课文中许多专用术语的意思,搜集
4、相关图片。四、说教学过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打算一个课时完成。在本课时中我将分如下几个板块完成我的教学:(一)观看图片,激情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品读课文,精处悟情。(四)轻松练笔,直抒胸臆。(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六)联系现实,回归生活(七)归纳写作特点,学以致用(一、)观看图片,激情导入上课开始请同学们观看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的的照片,激发爱国情感。接着我用低沉而庄严的声音对学生说:“同学们,2019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请看当时的情景。”播放地震时的画面。接着我是分这样几步进行的:1.说画面。让学生认认真真地看着画
5、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倒塌的房屋哭泣的孩子徒手救援的人们。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2引出课题。我又出示了这样一段背景资料:阿尔及利亚地震近1100人遇难,7000多人受伤,因缺乏工具,许多人只好徒手救援。此时此刻阿尔及利亚人们最需要什么?(预计学生会说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于是我就趁机引出课题:就在这时候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及时而快速地赶来救援,并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所以我们说:“(师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板书课题)。3读懂课题。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个课题和以往的课题有什么明显不同的地方?(预计学生能找出课题中有标点符号,尤其是在句尾加的是感叹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