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一)-【必背、必备】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背、必备
- 资源描述:
-
1、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一)一、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或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 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记叙文类别:(一)按写作内容分: 1、简单记叙文:事件较简单,线索和记叙方法比较单一,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2、复杂记叙文:事件比较复杂,内容分支较多,采用综合的表达方法,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按写作对象分:(1)写人类记叙文(2)叙事类记叙文(3)写景类记叙
2、文(4)状物类记叙文四、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标题的含义: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包括:(1)引申义;(2)比喻义(3)象征义2、标题的作用(好处):(1)是文章的写作对象,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如:回忆我的母亲、昆明的雨(2)贯穿全文的线索。如:社戏、背影(3)概括文章内容。 如:散步、阿长与山海经 (4)文眼,揭示文章主旨。如:再塑生命的人、白杨礼赞(5)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如:紫藤萝瀑布、美丽的颜色(6)一语双关 (比喻义、象征义) 如:驿路梨花、变色龙【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五、记叙文段落的作用。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3、。(一)开头段的作用内容上:1、开篇点题,总领全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 3、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揭示主题。 4、开篇写景,由眼前景物引起下文的内容。5、交代故事起因(或六要素),为下文作铺垫。6、概括介绍人物的性格品质(或事物特点),总领全篇。7、概括介绍人物特点(或开篇写景),与下文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欲扬先抑)。8、以诗词开篇,增加文采。结构上: 1、开门见山,或开篇点题, 2、统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例:济南的冬天中第段为什么先写北平、伦敦与热带?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
4、;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参考答案】1.内容上: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的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直接抒发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2.结构上: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天”作铺垫。 例2: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厌倦了玩弹珠
5、,以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参考答案】内容上:交代时间、地点及事件发生的起因。 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爬悬崖”作铺垫。 (二)中间段的作用:内容上: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强调,点明中心; (若为插叙段):补充说明的内容; (若为环境描写段):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展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结构上:承上启下(或承接上文、开启下文),使文章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精神品质等;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照应标题(照应开头、呼应结尾),使文章结构更完整或严谨。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九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
6、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参考答案】本文第9段为全文的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既照应课文前半部分“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又为下文将去三味书屋提前作了交代。(三)结尾段的作用:内容上:总结全文,使文章情节完整。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深化中心,升华主旨 (情感)。 含蓄地揭示主旨,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戛然而止,
7、意味深长,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 结局出人意料,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 补叙:补充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突出文中事件的意义重大或人物影响深远。 结构上:总结、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与前面的伏笔相照应。 例: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结尾段有什么作用?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参考答案】1.内容上
8、:高度赞扬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几十年的坚持,老人把永恒的精神和肉体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创造了伟大事业,使得生存下来的人们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2.结构上:首尾呼应。和文章开头“何为好人”遥相。呼应。六、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及作用(一)、人物描写方式(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形、姿态等)进行的描写。如:列夫托尔斯泰):描述人的身材、容貌、衣着、打扮以及仪态等。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2)神态描写: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的刻画(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如:再塑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20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教材全解析》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3单元-单元考点链接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