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小说主旨意蕴探究(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0 小说主旨意蕴探究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 10 小说 主旨 意蕴 探究 讲义 2024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讲练测 新教材 新高
- 资源描述:
-
1、考点10小说主旨意蕴探究突破高考第8-9题小说考什么社会现实复杂多样,人间世相千姿百态,我们需要以正确的立场、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思考,分析鉴别。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思索。阅读小说,可以丰富人生体验,提升对社会现实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激发想象,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空场所,以及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情节是按一定结构原则组织而成的事件和人物活动的过程。”就揭示社会人生真相、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而言,小说无疑是最重要的体裁。阅读小说要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
2、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小说的主旨: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小说怎么考(1)(2020浙江卷)钢琴的修复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试加以分析(2) (2020江苏卷)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态度(3)(2018江苏卷)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4)(2014.重庆卷)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评价”“探讨”“看待”“谈谈”等作答动词和“主旨”“意图”“意蕴”“情感态度”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以
3、德树人、以文化人”,小说可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就揭示社会人生真相、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而言,小说无疑是最重要的体裁。小说的主题是寓于故事或构思之中,因此,一般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形象、情节来深刻理解主题。所有作品都是有主题的,“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是小说家写不厌的“母题”,作家试图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对婚姻、家庭和爱情的体悟,对人性弱点的悲悯与失望,或者对真善美的讴歌与追求。这样的小说主要以思想的深度来展示其独有的魅力,我们称之为思想小说。有些小说则主要以讲故事为目的,其魅力在于故事本身的曲折、离奇或者故事讲述的独特技巧。这样的小说,我们称
4、之为故事性小说。但凡优秀的小说,它的形象大于思想,它靠形象来揭示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好的小说总是赋予读者丰富的解读空间,让读者见出其中复杂多义的世界,从而充分展示其无穷魅力。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说的正是小说主题具有复杂多义的特点,这就使得小说主题具有丰富的探究性。但是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并不是无边界的,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应该相对合理而不能离谱地误读。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者读出的毕竟还应该是哈姆雷特。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相对合理而复杂多义的主题而不至于被认为是误读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小说的主题: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
5、手;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教材人文主题的梳理在新教材中,小说的阅读横跨多个学习任务群,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跨文化专题研讨”等。小说所反映的人文主题也基本上涵盖了社会、文化、人生等多个层面。因此,研究小说的主题,不仅能使阅读能力提升,更是培养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表1新课标人文素养的目标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目标文学阅读与写作了解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
6、改革伟大历程的作品,关心当代文学生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了解能够反映体现民族审美趣味,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文化自信的作品。如选入教材的促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了解反映革命传统,特别是能够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作品,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感受其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如选入教材的党费百合花荷花淀等。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了解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的作品。如选入教材的哦,香雪祝福阿Q正传边城荷花淀等。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
7、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如选入教材的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百年孤独大卫科波菲尔等。跨文化专题研讨深入了解外国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的若干专题,思考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汲取人类思想精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发展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理解力。表2新教材单元人文主题的内涵教材人文主题必修上青春激扬:关注国家命运前途,激发青春热情,追寻理想,拥抱未来。劳动光荣:无私奉献,勇于创造,倡导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生命的诗意:感受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提升审美品位,增强文化自信。我们的家园:深刻认识家乡的文化,辩证地思考传统与当代的关系,
8、参与当代文化。乡土的中国:拓展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思考,形成正确的“三观”。学习之道: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读书和学习,养成理性思维,认清事物本质,学会辨别是非、美丑。自然情怀:珍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梳理合理的自然观。语言家园:热爱祖国的文字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必修下中华文明之光: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领略传统智慧,培养理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良知与悲悯:深刻认识和深切关怀社会人生,激发良知和悲悯的情怀。探索与创新:认识人类科学探索与创新的意义,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的价值,激发探索意识、创作激情和理性精神。媒介素养:以正确的
9、价值观审视信息,辨别真实与虚假,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抱负与使命:关注现实,观察社会生活,具备襟怀与抱负,勇于承担时代使命。观察与批判:观察社会生活,思考人生问题,批判性地看待社会现实和人生世相。不朽的红楼:养成阅读的习惯,享受阅读,与经典对话,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责任与担当:培养讲责任、敢担当的精神,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恪守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性必修上伟大的复兴: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百家争鸣: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多样的文化:感受人类丰富多样的文化风貌,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逻辑的力量:培养理性思维,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10、之情。选择性必修中理论的价值: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理性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苦难与新生:思考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历史的现场:应具备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认同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丰富的心灵:感受世界文化风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提升人文素养。选择性必修下诗的国度:体察古人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感受古诗词之美,提升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时代镜像:关注现当代文化现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个性发展,拓展人生视野。至情至性:体察古人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感受
11、古代散文之美,提升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求真求实: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理性思维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备注:标注“”的为教材中小说单元。 高考小说选材人文主题的梳理梳理历年全国卷及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真题,总结归纳后发现,在题材、主题及形象意蕴方面,皆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征程上的精神、品质,同时兼顾对优秀的外国文化的吸纳与批判。表3历年高考小说选材梳理年份及考卷选篇及主题关键词2023年新高考卷社戏(节选):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2023年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既反映了中
12、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坚韧不拔的精神。2022年新高考卷江上(节选):历史故事改编,人性的美好与温暖。2022年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节选):中国革命先辈的坚定意志。2022年浙江卷逛:祖国建设者的家国情怀。2021年新高考卷石门阵:抗战军民的同仇敌忾。2021年浙江卷麦子:边疆守护者顽强的生命力及奉献精神。2021年全国乙卷秦琼卖马:时代境遇中的人情滋味。2020年全国卷越野滑雪(美)海明威:爱与渴盼。2020年全国卷书匠(节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20年全国卷记忆里的光:对“劳动”的深厚感情。2019年全国卷理水(节选):中国“脊梁”的实干精神。2019年全国卷小
13、步舞(法)莫泊桑:对世事变迁的沧桑。2019年全国卷到梨花屯去: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当下主流思想与主题示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爱国、敬业、公正、法制、民主等观念);五大发展理念(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国家荣誉获得者(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等等)体现的科技兴国、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专注与坚守、顽强拼搏、不忘初心等等后疫情时代的精神(人与自然共生共处、反思人类行为、团结精神、奉献精神、无畏与担当精神、牢记使命、平凡中蕴育着不平凡等等;人生存状态的思考,人性的呼唤与拷问,针砭时弊;小说主旨概念主旨的范围要比主题广一些,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小说的思想意蕴,也称
14、主题意蕴,也可以理解为俗称的创作意图。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就是指小说的思想意义,侧重于小说的内容、主旨层面,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第一,依据题意,打开视野。依据小说的风格或类型,选准主题探究的角度和层面。如多样的角度:故事、形象、环境、写作动机等;不同的层面:如民族心理、人文精神、文化类型等。第二,精准加工,规范表达。在检索过重要语句后,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相关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专业知识),依据题干要求,将答案信息加工为答案要
15、点。【思维导图】探究作品的意蕴,命题指向明确,题目具有开放性。解题时,要掌握两种探究思路:表明观点结合文本阐述理由(个别还需要联系现实等)总结点题;依据结论,即通过内容(或形式),表明观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答题时不能天马行空,脱离文本。题型1主题意蕴的探究探究主题意蕴,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范围”“对象”“内容”,找到提示性词语,揣摩命题意图;熟记关于主题的相关知识,能通过情节、环境、人物、题目和考题迅速判断出小说主题;结合题干的提示性词语和答题角度,得出观点,并且用文本内容分析论证;组织答案要规范,分条作答,有针对性,语言简练,观点与材料相结合。题型2形象解读的探究小说形象
16、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考查方式也比较多元:有的从人物的某种描写来探究,也有跟教材中的人物进行比较鉴赏,还可以从作者的创作意图谈人物形象的刻画。在作答时,要审清题干的要求,明确答题方向,须从小说情节、环境描写、写作技巧和小说主旨等角度分析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小说形象的。题型3情节构思的探究对情节构思的意蕴的考查,探究的主要方向是:情节是否合理,更认可哪种情节,结尾该如何处理更好,等等。作答时,可思考以下一些问题: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轨迹;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情节安排是否合乎生活逻辑和艺术规律。在作答时,我们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围绕观点组织恰当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21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