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参考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3351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6.1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东北 育才 学校 科学 高中部 2023 2024 学年度 高考 适应性 测试 语文 参考答案
    资源描述:

    1、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参考答案(含解析)1D 2B 3A 4同: 周汝昌认同胡适关于红楼梦是对曹雪芹身世、经历的真实叙述的观点。异:胡适认为曹雪芹是为了抒写他的“忏悔”;周汝昌则认为所谓“自传”并非“传记”,曹雪芹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探索“人”“人性”“人生”“人世间”“生命价值”等重大的哲思与期望。 5作者从咏叹“通灵宝玉”的绝句切入,分析出同情人世间众生尤其是女儿苦难处境、命运的观点;通过对“别号”“富贵闲人”的解说,得出鄙弃富贵利禄的观点; 通过对“无事忙”的分析,得出为众女儿的悲欢离合而忧伤焦虑的观点。【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

    2、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虽然曹雪芹把情解释为儿女私情”说法错误。曹雪芹将“爱情”命名为“儿女私情”,而不是把“情”解释为“儿女私情”;同时,作者认为曹雪芹所谈的“情”就是那样一种“公情”,并不是“我们可以将他所谈之情扩充为对一切事物的关怀、同情、怜悯、仁慈、体贴”。B.“这些说法都源于持论者对红楼梦的错误理解”说法错误。从文中“红楼梦因何而生?为谁而作?历来说法虽多,切合实际的是自传说”可知,作者认为“自传说”是“切合实际”的,只是对其进行了修订。C.“是指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真正的主旨”分析错误,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只能说从这首诗入手可以真正把握红楼梦的主旨。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

    3、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红楼梦并不为表现宝黛爱情悲剧”说法错误。材料所说的“欲”指“受享”富贵荣华、奔竞利禄名位。红楼梦表现的“情”当然包括宝黛爱情,只是不限于宝黛爱情。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这是续作者在卷尾“说教”,训示天下人断乎不可犯一个“情”字,与材料所认为的“情”“最广博、最崇高”截然相反。B.选项是描述贾宝玉与常人不同之处,可以支持材料中“他要过的是诗人逸士的高层精神生活,而这与世俗的价值观念是抵触的”的观点。C.选项是描述贾宝玉对非凡女子的崇敬之情,可以支持材料中“所写之情是人与人相处的高尚关系等于是一种关怀、同情、怜悯、仁慈、体贴”的观点。D

    4、.选项描述贾宝玉死去女子的真情,可以支持材料中“曹雪芹选取了女儿作理想的用情之对象,展开了他如何对待女儿的心境与行止。一切是体贴”的观点。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周汝昌与胡适观点的相同之处,可以从文中“红楼梦因何而生?为谁而作?历来说法虽多,切合实际的是自传说”可知,周汝昌认同胡适关于红楼梦是对曹雪芹身世、经历的真实叙述的观点。对两人观点相异之处,从题干中 “曹雪芹即是红楼梦开端时那个深自忏悔的我”可知,胡适认为曹雪芹是为了抒写他的“忏悔”。而从文中“但所谓自传,并不同于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传记。自传当然只是个简明方便的“示意”罢了作者是通过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来

    5、探索人人性人生人世间生命价值等几个重大的哲思与期望”可知,周汝昌则认为所谓“自传”并非“传记”,曹雪芹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探索“人”“人性”“人生”“人世间”“生命价值”等重大的哲思与期望。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作者为了推导出红楼梦中“情,是为人的,无私的,忘我的”这一结论,首先写到“书中第二十五回有一首咏叹通灵宝玉(即主人公贾宝玉)的绝句,实为理解全书、打开红楼迷宫的一把金钥匙”,以咏叹“通灵宝玉”的绝句为切入点。接着指出“人世并不如所遐想的那么美,众生之处境、之命运,乐甚少,甚而苦实多女儿尤其如是”,分析出同情人世间众生尤其是女儿苦难处境、命运的观点。接着,作者对贾

    6、宝玉的“别号”进行了分析解读,“雪芹妙笔是说:于富贵利禄场中,我是无缘的空闲人,两无交涉”通过对“别号”“富贵闲人”的解说,得出鄙弃富贵利禄的观点。最后写到“富贵闲人既是与财富和荣誉无关之意,此之乃谓无所事事,又即:我之所忙,不是奔竞利禄名位,而是为了无事之事而忙为了众女儿而忙,为她们的悲欢离合而忧伤焦虑”,通过对“无事忙”的分析,得出为众女儿的悲欢离合而忧伤焦虑的观点。6D 7C 8觉新是一个受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虽然也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仍选择为家庭牺牲自己幸福,善良、懦弱的封建家庭少爷形象。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年轻单纯、思想激进、不满封建家长对婚姻的干涉、具有反抗精神的叛逆者形象。

    7、9“情节安排”示例:文本一是小说,能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表现社会生活。文本二是戏剧,主要通过相对集中的舞台故事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文本一叙述了觉新从毕业、定亲到娶亲的全过程,选文主要是以觉新内心的矛盾作为主要情节;文本二写觉新娶亲过程,舞台表演在一个场景,以觉慧与觉新的矛盾作为主要戏剧冲突;因此,文本一故事情节的时空跨度相对较大,文本二剧情紧凑集中,矛盾冲突相比文本一更激烈。“人物塑造方法”示例:文本一是小说,可以通过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文本二是戏剧,主要通过人物对白、独白、动作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形象。文本一通过交代故事背景、并主要通过觉新的心理、行动细节描写表现觉新作为封建家族长孙的顺

    8、从隐忍性格;文本二写觉新娶亲过程中,主要通过觉新的内心独白,以及觉新和觉慧、觉民、琴小姐等人的对话来表现众多人物形象特点。因而,文本一觉新的形象更加完整,心理描写更能让读者理解他的无奈。文本二在觉慧、觉民等形象的对比下,觉新的保守懦弱更加鲜明。【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D.“已抱定了必死之心”错误。“死就死了,我们生下来就为着死的”是觉新绝望的呼喊,是一种无奈的反抗,但是家族身份决定了他会选择忍耐和接受,而不是“抱定必死之心”。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都表现了人物说话时欲言又止的情态,体现了戏剧语言含蓄委婉的特点”错误。文本一中人物对话

    9、中的省略号,不全是表达人物欲言又止的情态,如“轿到了!新娘子来了!快去看!”省略号表现的是声音的中断;“体现戏剧语言含蓄委婉的特点”一句也有错误。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觉新:由原文“唉,由了他们也就算了”“(苦笑)大胆,大胆?我要想到这个家呀,觉慧,我不能够随便一个人大胆的”可知,觉新受到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最终仍选择为家庭牺牲自己幸福。由原文“浸在苦痛的思索里,几乎未留心她们已经出去,恍恍惚惚地踱来踱去,顺手取起一枝梅花,望了望,又苦痛地掷在桌上。沉闷而忧郁的声音,低低说出来”“活着真没有一件如意的事”可知,面对这场婚事,觉新并不感到高兴,因为他要放弃自己心爱的姑娘

    10、,他并不想和自己不熟悉的这个姑娘结婚,所以他有对旧家庭专制的不满。所以觉新是一个受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虽然也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仍选择为家庭牺牲自己幸福,善良、懦弱的封建家庭少爷形象。觉慧:由原文“觉慧抱着一大束梅枝,由正中门生气勃勃地走过来”可知,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由原文“(鼓动地)那么,你为什么不闯一下呢”“方才己跑到正门外望,现在忽然跑回来。急促而痛切地)大哥,大哥,你再想想吧!这是你一生的事情啊!(急切)你,你,你就闯一下吧!我劝过你四次了,我给你预备过!(匆促地望了一下)你,你现在决定走。还来得及”可知,觉慧不满大哥的婚姻就这样被家里的长辈安排,鼓动大哥离开这个家去追寻自

    11、己的自由。由原文“大哥,你不去!(更激烈地)大哥,你要大胆,大胆,大胆,永远的大胆!”可知,觉慧是一个思想单纯且激进的青年。所以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年轻单纯、思想激进、不满封建家长对婚姻的干涉、具有反抗精神的叛逆者形象。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结构及塑造人物的手法的能力。情节安排:文本一的体裁为小说,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所以需要故事情节完整、紧凑。本文先交代觉新长房长子的地位,然后说到得到毕业文凭归来后的那天晚上,父亲就提出给他娶亲的事情,然后觉新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最后写到觉新娶亲,本文通过完整歌的故事情节来表现社会生活。文本二的体裁为戏

    12、剧,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主要通过相对集中的舞台故事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文本一先交代觉新长房长子的地位,然后说到得到毕业文凭归来后的那天晚上,父亲就提出给他娶亲的事情,然后觉新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最后写到觉新娶亲,而文章大部分内容写觉新回到房中对觉新的内心矛盾的描写。文本二的情节主要集中在觉新娶亲的过程,主要人物为觉新和觉慧,以觉慧与觉新的矛盾作为主要戏剧冲突。文本一为小说,叙述了觉新从毕业、定亲到娶亲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时。空跨度相对较大。文本二为戏剧,舞台表演在一个场景,写的是觉新娶亲的情节,剧情紧凑集中,矛盾冲突相比文本一更激烈。“人物塑造方法”:文本一是小说,有对

    13、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所以通过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文本二是戏剧,戏剧主要是靠人物的对白、独白、动作以及舞台说明来表现、塑造人物。文本一第一段交代了觉新在高家的长房长孙的地位,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中,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这一细节动作来表现觉新的隐忍的性格。而六、七两段是对觉新的心理描写,也能表现觉新作为封建家族长孙的顺从隐忍性格文本二作为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白、独白、动作以及舞台说明来表现、塑造人物,文本二有对觉新的心理描写,属于内心独白部分。更多地是通过他和觉慧、觉民、琴小姐等

    14、人的对话来表现众多人物形象特点。因而,文本一的情节更加地完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使得觉新的形象更加完整,心理描写更能让读者理解他的无奈。文本二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所以文本二在觉慧、觉民等形象的对比下,觉新的保守懦弱更加鲜明。10E H O 11B 12B 13(1)后来人中有的凭个人的见解而仓促贬低他,人的才华见识,的确相差极大。(2)而今陈子昂不幸,没有被列入宣扬功德的传记,因此(我)诚挚地想为陈子昂昭雪他在黄泉之下的冤屈。 14表达对陈子昂(伯玉)当年不幸被迫害致死的哀悼;追述陈子昂(伯玉)过去的事情,为其没有被列入宣扬功德的传记而鸣冤;让陈子昂(伯玉)的事迹显露在拾

    15、遗亭上,流传后世。【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虽然想和睦人伦,兴治纲纪,但因舍本而求末,终究不可得到。“睦人伦”与“兴治纲”内容并列,都是动宾结构,句式对称,应在中间断开,故应在E、H处断句。“失之本而求之末”是表假设条件的句子,“不可得也”是结果,应在中间断开,故应在O处断句。故应在EHO处断句。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A.正确。B.“含义相同”错误,含义是不同的。“今委而不论”中的“委”,放弃。句意:现在弃而不论。“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中的“委”,交付,交给。句意:颈上捆着绳子,将自己的性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处理)。C.“

    16、以济其末学”的“济”,补益。句意:来对肤浅无本的学问(有点)补益(罢了)。“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济”,渡河。句意: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那儿修筑城墙。D.正确。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他认为陈子昂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劝说武后,功绩更大”说法错误。从文本二中“缘事警奸,立文矫僭,伯玉之言有味乎其中矣”可知,文同认为伯玉的言论大有深意,他是遵照事理告诫狡诈的人,写文矫正僭越之事;由文本二“同被诏校唐书新本,见史策伯玉与傅弈、吕才同传,谓伯玉以王者之术说武瞾”可知,“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劝说武后”是新唐书史册中的说法。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

    17、子的能力。(1)“遽”,仓促,匆忙;“抑”,贬斥,贬低;“信”,的确,确实。(2)“佳传”,美好的传记,这里指宣扬功德的传记;“恳恳”,至诚,诚挚;“枉”,冤屈,冤枉。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昔不幸而死于贼简之手,心常悼之矣”可概括为:表达对陈子昂(伯玉)当年不幸被迫害致死的哀悼;依据“今不幸而不得列于佳传,是故恳恳欲为之伸地下之枉耳”可概括为:追述陈子昂(伯玉)过去的事情,为其没有被列入宣扬功德的传记而鸣冤;依据“遂述前事,使揭于亭上” 可概括为:让陈子昂(伯玉)的事迹显露在拾遗亭上,流传后世。参考译文:文本一:陈子昂上书说:陛下正在大兴教化,然而太学久已荒废,学

    18、校荒芜,听不到诵读诗经尚书的声音,英明的诏令还没有提及这件事,所以愚臣称下感到遗憾。太学,是施行政治教化的地方,君臣上下从这里获得治国方略,仁孝礼仪从这里兴起,天子可以在这里得到贤臣。现在弃而不论,虽然想和睦人伦,兴治纲纪,但因舍本而求末,终究不可得到。“君子三年不讲礼仪,礼仪必然堕坏;三年不习乐,乐必然崩毁”,为什么既要治理国家而又轻视礼乐呢?希望陛下(武后)引导学子并使他们回到太学读书,这是国家的大事,千万不可废弃。文本二:庚子年秋天,文同(我)受诏命校对新唐书,发现史册中伯玉和傅弈、吕才被安排在同一传记中,说伯玉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劝说武瞾,因此新唐书陈子昂传“赞语”中贬低他:“陈子昂的言

    19、论,难道是对耳聋眼瞎(的人)说的吗!”唉,太过分了!他们没有深入探究伯玉在政理书中的深刻用意吧。明堂与太学,在过去是帝王用来恢宏博大教育感化的场所,倘若不是崇尚文治、追求美政的人主,(即使)建了明堂和太学,尚且认为他的行为没有(达到文治)而感到愧疚,难道是奢华荒淫惑乱、阴险忌刻不正的女人(武后)所适合做的吗?遵照事理告诫狡诈的人,写文矫正僭越之事,伯玉的言论大有深意啊。那傅弈、吕才,本来擅长历法才智本领的书籍,只能理解大体意思,专心致力记诵阅览,来对肤浅无本的学问(有点)补益(罢了),岂可把伯玉和他们当作同等的人看待呢?杜甫、韩愈,是唐代(文学中的)伟大人物。杜甫称赞:“(陈子昂的)忠心和义气

    20、能流传千古,感遇诗篇尚留三十八首。”韩愈赞叹:“唐朝诗文繁荣兴旺,是从陈子昂开始的。”他们推崇伯玉的功绩大抵如此。后来人中有的凭个人的见解而仓促贬低他,人的才华见识,的确相差极大。文同(我)曾经打算向朝廷上奏分条陈述,来辨析陈伯玉不是这样的,正逢我被任命为新的地方官职,就没有结果了。癸卯年春天,陈伯玉的同乡、金华山道士喻拱之登门拜访,告诉我射洪县令庞子明在金华道观陈子昂读书台旧址,建造四间高大的屋宇,并为这屋宇题写名字叫“拾遗亭”。屋宇高大开阔,廊间空旷明亮,缓步(走过)又斜靠(廊柱),眺望(远景)聆听(亭外的声音),(眼前的)风景和习俗依旧,(我)打算如实记载下来,恭请当地官员(收下)。文同

    21、(我)坦言:“伯玉,是我的同郡人。当年不幸被坏人段简迫害致死,心中常常哀悼他。而今陈子昂不幸,没有被列入宣扬功德的传记,因此(我)诚挚地想为陈子昂昭雪他在黄泉之下的冤屈。记下这个想法又怎么敢随便说呢!”于是追述(伯玉)过去的事情,让(伯玉的事迹)显露在拾遗亭上,借以用来表明(自己)独坐时(内心深处的)想法。这里的山河景致优美,(感受)登上此地的美妙,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还有杜甫的诗篇(保存)在这里。15D 16词的下片联想当年曹操登碣石山观海、写观沧海诗的千年往事,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改天换地的博大胸怀。【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化用曹操短歌行中

    22、的诗句”错误。“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化用观沧海中的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意思是:往事已经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词的下阕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点明主旨的句子,升华了诗词的主题,展示了

    23、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改天换地的博大胸怀。17 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言名篇的能力。考生需要注意如下字词的书写:“创”“愠”“融”“捷”“长”“襟”“堪”。18 川流不息 面目全非 形形色色 19多数恒星有伴侣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对于所有这些恒星 20拟人、排比,作者赋予发蓝光的、发黄光的、发红光的恒星以生命,分别说成是青年、中年、垂亡的老年,这样铺陈排比,形象地说明了发不同光的各类恒星的生命特征,把恒星的生命状态描摹得具体形象。【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

    24、能力。“不绝如缕”,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此处语境是指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可用“川流不息”。“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很多,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结合上句“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可知,此处语境是指这些恒星弄得自己完全不是过去那个样子,可用“面目全非”。“面目全非”,样子完全不是过去那个样子。形容变化很大。“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此处语境是指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不同种类的恒星,也可用“形形色色”。“形形色色”,各种各样,形容事物种类繁多。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

    25、合下句“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可知,成双成对,说明这些恒星有伴侣,再结合上句“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可知,只是有些恒星是孤独的,那么有伴侣的恒星是多数,所以此处可填写“多数恒星有伴侣”。 第二空,结合下句“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目全非,成了扁圆形”和句后分号可知,此处内容应该与“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相对应,讲的是两类不同的恒星,后面是“狂热地旋转”,与之对应的应该是“稳重端庄”,所以此处可填写“有些恒星稳重端庄”。第三空,结合下句“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可知,此处为限制条件,再结合上句“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26、可知,限制条件是指是所有这些恒星,所以此处可填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赋予发蓝光的、发黄光的、发红光、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以生命;“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分别说成是青年、中年、垂亡的老年,这样铺陈排比,形象地说明了发不同光的各类恒星的生命特征,把恒星的生命状态描摹得具体形

    27、象。21信息推送和数字合成技术在数字信息媒介有了高度融合的趋势,这使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频、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身的融媒体出现,并使融媒体衍生出网络推文、抖音快闪、美篇听书等阅读形式。 22智慧信息不仅改变人们传播、使用、生产信息的观念、行为、习惯,更重塑了人们的生活社交方式、业态规制、认知途径,同时还引领着社会的趋势。【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首先找到句子的主干,即“融媒体衍生出网络推文、抖音快闪、美篇听书等阅读形式”;其他成分“随着信息推送和数字合成技术的进步在数字信息媒介有了高度融合的趋势”“出现的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频、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身的

    28、融媒体”再独立成句;然后根据逻辑关系,理顺这三个句子,可以适当增减词。因为“信息推送和数字合成技术的进步在数字信息媒介有了高度融合的趋势”是“融媒体”产生的原因,因此把“信息推送和数字合成技术在数字信息媒介有了高度融合的趋势”放在第一句;“信息推送和数字合成技术在数字信息媒介有了高度融合的趋势”使融媒体产生并衍生出新的阅读形势,因此后边两句话的主语用“信息推送和数字合成技术在数字信息媒介有了高度融合的趋势”作主语,故写成:信息推送和数字合成技术在数字信息媒介有了高度融合的趋势,这使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频、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身融媒体出现,并使融媒体衍生出网络推文、抖音快闪、美篇听书等阅读形

    29、式。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不仅更”语序不当,“不仅”和“更”后面的内容互换;“改动观念、行为、习惯”搭配不当,应改为:“改变观念、行为、习惯”。23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是关于淄博烧“火”起来之后的相关评论,评论角度不一,有褒有贬,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角度。写作需要从淄博烧这一事件引发的联想与思考展开。从古至今,人类离不开群居生活。在群居中,积蓄仗剑走天涯的智慧和力量。在循规蹈矩、平淡无奇的现实生活下,一顿聚人气的“淄博烧烤”之旅,即是一个获取通道。再孤独的人,也会被当下的灯火和氛围所温暖,连空气中都流淌着自由自在的

    30、情绪因子,让人欲罢不能。这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烟火气。人与动物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此,人活着需要烟火气,也需要情怀,让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更有滋味。由此看来,城市的发展,不能只追求高大上,如果从情怀和烟火气入手,都应该深得老百姓的心。淄博烧烤火了,当然离不开淄博人的创新,更离不开他们的智慧和诚意,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互联网流量加持让淄博凭借烧烤强势“出圈”,但是高流量的关注度,也对淄博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挑战:烧烤店工作超负荷、城市治安问题、旅游订单暴涨等等,流量是把双刃剑,爆红之下也可能出现流量带来的反噬效应,这个问题也不容小觑。也就是说,要能够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不能让“淄博烧烤”成为“昙花一

    31、现”,这就需要出现问题,要解决问题。网红城市如何“长红”不仅是提高服务质量这类浅表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城市治理能够跟上营商环境,通过风口事件让大家对这座城市具有信心。配套服务要“有心”,方能实现游客和旅游城市“双向奔赴”。人和人之间想要和谐相处,离不开尊重、温暖和体贴。一座城市和游客之间想要和谐相处,同样离不开尊重、温暖和体贴。这也给更多城市提供了借鉴和范例,应该如何用心服务,让大家对城市有信心,真正实现“双向奔赴”。从“淄博烧”的事件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任何事情发展都有两方面,如何化弊为利很重要;应该认识到事情的两面性,尤其是它的反面,不要回避问题;其实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就容易把事情干好。考生可先从正面立意,即城市的发展,可以从情怀和烟火气入手;然后提出“淄博烧烤”“出圈”带来的问题,分析解决的措施,最后总结归纳。立意:1.生活需要烟火气。2.用智慧和诚意去干事。3.双向奔赴更易成功。4.不要回避事情的反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参考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35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