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二模仿真模拟卷二(解析版)-【走向中考】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重点知识讲练(上海专用).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向中考 九年级 语文 模仿 模拟 解析 走向 中考 备战 2022 年中 二轮 重点 知识 上海 专用
- 资源描述:
-
1、编者小k君小注:本专辑专为2022年上海中考二轮复习研发。思路设计:分为知识讲解、进阶练习、仿真模拟卷,知识讲解部分主要细分知识点,便于二轮的精细化复习,后期还会上线其他版块的精细化讲义组合,进阶练习适合中等及以上学生使用,题目源自于2022年一模试卷及近两年名校名卷真题,仿真模拟卷,模拟中考考试题型与方向,便于学生做摸底测试。初三语文二模仿真模拟卷二(解析版)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句子默写1默写与运用(1)闲来垂钓碧溪上,_。(行路难)(2)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3)浮云游子意,_。(送友人)(4)知困,_。(虽有嘉肴)(5)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把国家民族的利益
2、放在首位,为天下人民的幸福奋斗,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这也就是岳阳楼记中所谓“_,_”。【答案】忽复乘舟梦日边 乱花渐欲迷人眼 落日故人情 然后能自强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详解】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复、渐、情、强、忧”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二、对比阅读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各题(甲)石壕吏(节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一男附书至
3、,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老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乙)_(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其言所闻,背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丙)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行,齐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
4、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注)阿:地名,今山东阿县。 白首:老年人。决:决断(改事)。2甲诗的作者是_(人名),乙节选语段出自课文_。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遣使追(_) (2)铸库兵以作耕器(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5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B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C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D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6甲诗控诉了_,乙文描绘了_的淳朴风尚,丙文展现了子奇治阿的才华。7下列对上述诗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5、A“有吏夜捉人”反映了当时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B“不足为外人道也”体现了村中人对外人的排斥。C“共载皆白首”暗示阿县年轻人起初不欢迎子奇。D上述诗文都意在表现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8甲诗“_”的行为和乙文“_”的举措,都表现了百姓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但丙文又告诉我们 _的道理。【答案】2 杜甫 桃花源记 3 使臣 兵器 4其余的人又各自把他请到自己的家里(余人、延、其)5C6 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或战争的残酷) 桃花源热情好客(桃花源人际关系和谐) 7A8 老翁逾墙走 避秦时乱(或:来此绝境) 只要当官的善待百姓,赢得民心(前提),百姓就会和统治者团结一心,积极面对战争(百姓对战争的态度
6、) 【解析】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石壕吏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乙文出自课文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的陶渊明。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句意为:派使臣追赶。使:使臣。句意为: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兵:兵器。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余人,其他的人;延,邀请。5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
7、的重点词有:出,拿出;济,帮助;大治,十分安定。所以本句的正确译文是: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故选C。6本题考查理解文本的主旨。石壕吏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因此本诗控诉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乙文通过写渔人误入桃花源后受到村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7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B.“不足为外人道也”体现了村中人不想被外人打扰的心理,不是对外人的排斥;C.“共载皆白首”表明子奇尊重老人的智慧,并非暗示阿县年轻人起
8、初不欢迎子奇;D.子奇治阿表现了子奇善待百姓,赢得民心,不是表现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故选A。8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及蕴含的道理。甲诗中老翁听到“有吏夜捉人”的动静后,“逾墙走”的行为表现了对战争的恐惧;乙文“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可见百姓对战争的厌恶。第二空可填空“避秦时乱”或“来此绝境”。丙文中当魏国入侵阿县时,“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这是因为子奇一切为百姓利益为重,善待百姓,因此赢得了民心,老百姓自然就和他一条心,共同应对入侵的外敌。这个故事说明,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只要官员善待百姓,赢得民心,在这个前提下,百姓就会积极面对战争,和统治者同仇敌
9、忾,共同战胜敌人。【点睛】译文甲石壕吏(节选)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乙(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
10、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丙子奇治阿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王反悔了,派使臣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王问:“你怎么知道的呢
11、?”回答说:“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富足安定。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亲带儿子,哥哥带弟弟,以自己家的兵器战斗,于是打败了魏国军队。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张风春“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这是联合国将2010年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时所选的主题,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主题: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也将没有人类。这是因为,我们
12、的食物、生产原料、淡水资源,乃至人类的生活环境等都来源于生物多样性。直到今天,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有很多都是(1) _的。如在全球范围内,有40亿人的健康保健主要依赖天然药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约70%是天然药物或源于自然的合成。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优良的生态系统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环境”。在大自然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以蜜蜂为例,世界约80%的农作物都依赖蜜蜂等虫媒传粉,尤其是油料作物、水果类和坚果类等,更是高度依赖蜜蜂传粉。蜜蜂传粉不仅支持着自然界中其他物种的生存与演化,对人类来说至
13、关重要的农业发展也高度依赖蜜蜂。有科学家认为,如果地球上的蜜蜂灭绝了,人类也会随之而灭绝。不难发现,缺少生物多样性造成恶果的案例(2)_。在马铃薯传入欧洲之后,爱尔兰人发现这个物种不仅非常适合爱尔兰的自然条件,而且种植效益也远大于本国原有的其他作物。于是,爱尔兰的马铃薯种植迅速扩张,几乎所有耕地都种植了马铃薯,其他作物近乎绝迹。全国作物种植完全没有了多样性。直到1845年1846年,爱尔兰大面积暴发马铃署晚疫病,全国3/4的马铃薯迅速被摧毁,这使爱尔兰人遭受了一场灭顶之灾,100多万人饿死,150余万人移民四外,最终形成了(3)_的缺少多样性引发的耕作灾难,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墨西
14、哥是个人口大国,粮食一度依进口。后来,墨西哥从引进的日本小麦品种“农林十号”中分离出矮秆基因,并成功育成矮秆、抗病、高产的小麦品种。新品种推广后,小麦产量大幅提高,墨西哥也一下由粮食进口国变成了粮食出口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但遗憾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整体丧失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遇制。作为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有效遏制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大桃战之一。有人会问,物种灭绝不是自然规律吗?在原有物种不断灭绝的过程中,也会有新的物种陆续诞生,当初恐龙灭绝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出现,为什么人类要
15、保护生物多样性呢?关键的问题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当今物种的灭绝速度远远超出了自然灭绝的速度。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50年,物种灭绝速度比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速度快几十倍到几百倍,而且仍在加速。物种种群数量自1970年以来迅速减少,陆地物种减少了40%,淡水物种减少了84%,海洋物种减少了35%,有大约100万种生物面临灭绝,因受人类活动威胁而濒临灭绝的物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食品、健康、环境、安全等福祉,也影响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面对这种趋势,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只有共同应对导致生物多样性
16、丧失的直接驱动因素,保护土地和海洋,改变生物资源利用方式,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等,才能遏制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为了人类自身,保护生物多样性已刻不容缓。9请将以下词语的选项填入文中横线处。A.不胜枚举 B.史无前例 C.不可替代(1) _ (2)_ (3)_1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11第段不能删除的原因是_12文章第段和第段不能调换顺序。请阐述理由。【答案】9 C A B 10(1)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非常重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也将没有人类。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价值)(2)物种灭绝速度远超自然灭绝速度
17、(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方法、途径)11第段运用列数字与作比较,具体说明了虽然物种灭绝有其自然规律,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物种灭绝速度远超自然灭绝速度结构上,承接第7段,解释生物多样性整体丧失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的原因,进一步说明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所以不能删除。12第段列举爱尔兰马铃薯种植扩张导致耕作灾难的例子;与第段人类农业发展高度依赖蜜蜂的例子一起说明“在大自然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第段列举墨西哥成功培育新品种给国家带来新发展的例子;第两段与第段共同照应第段第一句话。(从生存和发展两个角度,说明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所以两段不能调换顺序。【解析】9考查正确运用
18、词语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词语含义,联系句意和语境进行分析。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史无前例:指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即前所未有;不可替代:没有什么能够代替。(1)处根据上文中“我们的食物、生产原料、淡水资源,乃至人类的生活环境等都来源于生物多样性”和“在全球范围内,有40亿人的健康保健主要依赖天然药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约70%是天然药物或源于自然的合成。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的内容,可知讲的是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应选择“不可替代”;(2)处根据下文中“在马铃薯传入欧洲之后,爱尔兰人发现这个物种不仅非常适合爱尔兰的自然条件,而且
19、种植效益也远大于本国原有的其他作物。于是,爱尔兰的马铃薯种植迅速扩张,几乎所有耕地都种植了马铃薯,其他作物近乎绝迹。全国作物种植完全没有了多样性”的内容可知,讲的是缺少生物多样性造成恶果的具体案例,应选择“不胜枚举”;(3)处根据上文中“在马铃薯传入欧洲之后,爱尔兰人发现这个物种不仅非常适合爱尔兰的自然条件直到1845年1846年,爱尔兰大面积暴发马铃署晚疫病,全国3/4的马铃薯迅速被摧毁,这使爱尔兰人遭受了一场灭顶之灾,100多万人饿死,150余万人移民四外”的内容可知,爱尔兰遭遇的耕作灾难是之前未曾遇到过的,应选择“史无前例”。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要信息的提取概括。解答时,全面把握
20、文章内容,根据图表提示内容,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1)处通过第段中“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内容可概括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价值。(2)处通过第段中“关键的问题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当今物种的灭绝速度远远超出了自然灭绝的速度”的内容可概括为:当前物种灭绝速度远远超过自然灭绝速度。(3)处通过第段中“面对这种趋势,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只有共同应对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驱动因素,保护土地和海洋,改变生物资源利用方式,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等,才能遏制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的内容可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55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课件-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人教新课标 (共1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