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到北师大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语文二 语文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二年级语文上册 二年级上册语文
- 资源描述:
-
1、秋天到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看图,看懂图意。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认识自然段。3.认识4个偏旁,学会6个生字。4.练习用“秋天”、“一会儿”口头造句。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词义。2.初步认识自然段。3.识字、写字。难点:用“秋天”、“一会儿”练习说话。教具准备图片,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二)初步认识自然段。(三)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看懂图意。(二)认识自然段。三、教学过程
2、(一)检查复习。1.读汉字:天子上下来一大南飞儿人2.读带调韵母:3.读三拼音节:(二)学习新课。1.读课题,板书课题:看图学文7秋天到了师述:前面我们学习看图学词句,是通过看图,理解句义、词义。现在我们要开始学习看图学文了。这种类型的课文是由生动的图画和说明图意的短文组成的。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做到图文结合,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句子和理解词义。今天我们学的课题是“秋天到了”。我们一起看到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2.指导看图。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观察图画。(出示图画)(1)看看地上有些什么?(小草,黄叶)地上的黄叶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从树上飘落下来的)叶子为什么会从树上飘落下来?(秋天
3、到了,树叶变黄了,就从树上飘落下来)师述:天气凉了,树木为了保持自己身体里的水分养分,度过寒冷的冬天,就把叶子脱落下来了。(2)看看天空怎么样了?(3)天上有什么?(天上有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往南飞)(4)谁能看图说说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自己练习,同桌说。指名说。(三四个)大家评议。有不完整的地方教师给以补充。3.初读课文。(1)认识自然段。师述:一篇课文往往是由几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是一种段的表现形式,在第1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也就是两个字的位置,这样的段就叫做自然段。现在我们找找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是怎样找到的?(2)初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出完整句,不顿
4、词、断句。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自然段练习朗读。a.读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表述的图画上的哪一部分。(学生带着问题,看图自己练读。指名读)b.读第2自然段。(同前)(3)指名读全课。(23人)(4)指导学生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教师检查,订正。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图文结合,从图入手,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二)读懂每句话,用“秋天”、“一会儿”练习口头造句。(三)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用“秋天”、“一会儿”口头造句。(三)背诵课文。三、教学过程(一)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问:这篇课
5、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里哪些地方讲秋天到了?2.学习第1自然段,教师范读后提问。(1)第1自然段由几句话组成的?每句话讲了什么?(读第1自然段课文,思考问题)自己练习,指名回答问题。(12人)板书: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2)“一片片叶子”和“一片叶”有什么不同?(很多片,一片)(3)说“一片叶子”落下来行不行?为什么?(4)树叶从哪儿落下来?(5)说说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了)(6)谁能读出这几个特征来?师述:这个自然段一共三句话。先说天气凉了,接着讲由于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最后讲由于树叶黄了,所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三句话之间联系得很紧密。(7
6、)我们练习背背这个自然段。读时想: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些什么?这几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背书就容易了。自己练读。指名试背。评议以表扬为主。2.学习第2自然段。(1)看图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画的哪一部分。(2)这段话共有几句话?(3)读第1句话,讲讲“那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程度深,也就是特别的意思)板书:天空蓝高读出天特别蓝,特别高的意思,读第1句。(学生自练,指名读)天空又蓝又高,也是秋天的特征之一。(4)读第2句,间:这句讲什么?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
7、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这句话里告诉我们大雁怎样飞的呢?(大雁飞的时候总是成群结队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排队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板书:大雁往南飞一会儿人字一字“一会儿”是什么意思?(“一会儿”表示时间不长)读一读句子,教师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这句话表示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的短时间内互相变换。这两个“一会儿”在读的时候,要连得紧一些。(学生自练,读熟,指名读)这个自然段的两句话里描述了几个秋天的特征?都是什么?谁能看着板书试着背背这个自然段。板书:天空:蓝高大雁:往南飞一会儿一会儿自己练背,指名背。3.学习第3自然段。(1)这个自然段几
8、句话?说的是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再回答。(2)“啊!”这句话表示什么?师述:“啊!”表示明白了。从以上描绘图画内容的自然段中知道了这些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因为秋天来了。用这两句话总结了全文。问: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二)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指名读,齐读。教师评议、指导。(三)巩固练习,出示黑板,做课后习题。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认识4个新偏旁:(禾木旁)、刂(立刀旁)、人(人字头)、宀(宝盖儿)。(二)学会6个生字:秋、到、气、会、个、字。(三)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四)练习用“一会儿”、“秋天”口头造句。(五)继续练习背诵课文。(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
9、、难点(一)口头造句。(二)识字、写字。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指名朗读课文。(12人)(二)认识新偏旁。1.,禾木旁。板书“禾”、“”,问:禾苗的禾做偏旁时笔画有什么变化?(第5笔捺改为点)跟教师一起读两遍。2.刂,立刀旁。教师板书“刂”,问:立刀旁由几笔组成?是怎样组成的?(两笔组成,第一笔短竖,第二笔竖钩)跟教师读两遍。3.“人”字做偏旁名称是“人字头”。4.宀,宝盖儿。(1)教师板书“宀”,告诉学生这个偏旁叫“宝盖儿”,让学生读两遍。(2)“宝盖儿”由几笔组成的?应该怎样记住?一笔点(丶),二笔左点(),三笔横钩(宀)。5.指板书让学生读两遍后,指名读。(二)学习新字。1.识记“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