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乐山乐水 登鹳雀楼| 长春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5093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58.3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乐山乐水 登鹳雀楼 长春版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乐山乐水 登鹳雀楼 长春
    资源描述:

    1、登鹳雀楼可镇小学 闫老师 教材分析登鹳雀楼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描绘了诗人登楼望见的景色,气势雄浑,哲理深沉。这首诗字与字、句与句呼应对仗,充分反映了绝句的特点,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前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楼上的所见。仅十个字便勾画出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轮廓,写出了黄昏落日时山河的苍茫壮阔,奔涌流转的黄河之水注入浩瀚的大海。山衔落日、水流入海,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图,表现了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非凡的胸襟抱负。后两句诗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有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

    2、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诸多希望和憧憬。诗作之所以传诵至今,经久不衰,一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二则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简洁并带有哲理色彩。后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紧密;同时,最后一句中的“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已成为不朽的名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白日:傍晚的太阳。2.依:挨着,

    3、靠着。3.尽:落下。这里指太阳依着群山渐渐落下去,最后看不见了。4.入海流:黄河最终流入大海。译文: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全诗四句。一、二句写登楼所见。先写远眺所见,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苍苍,一轮渐渐西沉的红日,构成了多么壮丽的画面,多么雄浑的景象!次写俯视所见,气势非凡的黄河,奔腾呼啸,一直向大海滚滚而去,那气概多么令人惊叹不已!三、四句写登楼所思,前两句已经把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诗人即景生情,还想看得更远些,于是生发出三、四两句:要想驰骋远目,进一步开阔视野,还要再上一层楼!这不仅写出诗人从有所见发

    4、展到有所思,写出了使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也向人们揭示了一条深刻哲理:站得高,望得远。 诗歌紧扣“登”字,“登”楼有所见,“登”楼有所思,由“见”及“思”,“思”中悟“理”,结构上紧密联系。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学生在儿时大多会背。教学中,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学习古诗点明方法。白日依山而尽,是极短暂的过程,是实写;黄河向海而流,是永恒的运动。无论黄河怎样曲折迂回,最终还是要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也是诗人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具体形象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流传的名句。登高者唯愿其愈高,望远者唯求其更远。年轻

    5、的诗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正是想干一番事业、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写出这样的诗,完全是内心真实感受的流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自主识记生字;2、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悟;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插图、工具书等理解诗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2、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来源:学科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来源:Zxxk.Com第一课时来源:学科网ZXXK一、导

    6、入新课出示图片,这是哪里?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登鹳雀楼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一)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之涣少有侠气,漫游黄河南北,功于文学,十年后名声大振。在李白、杜甫还不出名的时候,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已经名噪一时,从各种记述王之涣的史料看,王之涣的诗作并不少,唐才子传中说王之

    7、涣与王昌龄是“皆出模范”。由此可见,王之涣在唐代诗坛曾是风靡一时的人物。王之涣可以称作我国诗坛的放歌骄子。存世诗现在只有六首,他的作品以边塞诗见长,诗境广阔,激人奋进,其冠世诗作登鹳雀楼几乎成了唐诗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二)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2、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1)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千里目 一层楼 穷尽 依旧 楼房(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课文三、学习生字(一)学习学习书写生字。出示课本田字格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虚宮格中的位置。(二)指导记忆。学生说生字的记忆方法。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播放登鹳雀楼唱诗,初步感知诗意。

    8、(二)理解诗歌画面。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描绘了诗人登楼望见的景色,气势雄浑,哲理深沉。这首诗字与字、句与句呼应对仗,充分反映了绝句的特点,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前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楼上的所见。仅十个字便勾画出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轮廓,写出了黄昏落日时山河的苍茫壮阔,奔涌流转的黄河之水注入浩瀚的大海。山衔落日、水流入海,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图,表现了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非凡的胸襟抱负。后两句诗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有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9、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诸多希望和憧憬。诗作之所以传诵至今,经久不衰,一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二则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简洁并带有哲理色彩。后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紧密;同时,最后一句中的“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2、再次朗诵诗歌,体味诗歌意境。3、了解诗意,指导朗读。(1)题目中“登”是什么意思?(登上的意思。登上鹳雀楼。)(2)诗人在楼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

    10、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3)出示“白日依山尽”。白日指什么?太阳怎样呢?白日: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尽:落下。这里指太阳依着群山渐渐落下去,最后看不见了。译文: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4)出示“黄河入海流”。来源:学科网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入海流:黄河最终流入大海。译文: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

    11、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的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5)出示“欲穷千里目”。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睛能够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千里”在这里是虚指。译文: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6)出示“更上一层楼”。一层:在这里是虚指。“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诸多希望和憧憬。译文: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得高,看得远,诗人永不停止地攀登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这就是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三)拓展延伸。据句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 ) (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 ) 来源:学.科.网(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 (4)再登上一层楼。 ( ) 三、课堂总结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登临鹳雀楼后所见到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的情怀,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具有启迪人们努力登攀、不断进取的思想意义。出示图片,这就是诗人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画面。看到眼前这景象,诗人想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千古名句,四、布置作业(1)搜集并诵读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2)画出你眼中的江南美景,并配上简单的文字描述。 教学反思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乐山乐水 登鹳雀楼| 长春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509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