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年级 上册 语文试题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人教 部编版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共10题;共54分)1.给下面的加线字注音。 镜匣_ 长喙_ 享受_ 眼睑_贡献_ 挽留_ 胆怯_ 赤道_2.看拼音写词语。 n hushn duqng chnxin q_ln duwi dsh yqn l_3.多音字组词。 间 jin _ jin _ 便 bin _ pin _鲜 xin _ xin _ 冠 gun_ gun_强 qing_ qing_ jing _将 jing_ jing _ qing_4.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上。 (1)谴责 侵略 讯期 荡漾 _ (2)奉献 成意 商量 束缚 _ (3)输羸 摆脱 转圈
2、轻易 _ (4)容纳 封锁 暗道 粉粹 _ 5.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香_十_ 同_协_ 人影_战_不_ 负_请_ 完璧_6.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虽然但是(1)_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_敌人很难发现。 (2)秦王_要求赵王为其鼓瑟,_也不得不按蔺相如的要求为赵王击缶。 (3)_不来台风,我们_可以收几大箩。 (4)这只珍珠鸟_陪伴着我,_装饰了我的生活。 7.在横线上注明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_ (2)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疼。_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 (4)不劳动,连个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
3、真理吗?_ 8.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2)桂花的香气迷人。(改为感叹句) (3)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缩句) (4)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改为双重否定句) 9.按照句子的内在联系,重新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 ( )我们生活在这仙境般的山水中,多么快乐、幸福。( )夏天,十里荷花,一片蛙鸣,阵阵荷香伴我入梦。( )那些野花一群群在山坡上若隐若现,仿佛和我们捉迷藏。( )春天,万物复苏,山坡上,田野里,一朵的野花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我们的家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10.综合实践。 近日,在网络和微
4、信上热传着这么几句“诗词”:少壮不努力,长大玩手机;春眠不觉晓,醒来玩手机;举头望明月,低头玩手机;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玩手机;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玩手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天到晚没完没了玩手机。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写出来,不少于40字。二、阅读理解。(共3题;共32分)11.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的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
5、:“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1)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桂花有什么用途? (3)“好香的雨”指的是_。 (4)说说文中加点词“浸”用的精妙之处。 (5)文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课外阅读。 _1921年,57岁的齐白石开始对中国传统画风实施大胆突破,希望通过这种“变法”式的创新画法,赋予中国画新的活力。但他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北平画坛保守派们的一致反对和攻击,他们合起伙来极力贬低齐白石,称他的画是“野狐之禅”,“俗不可耐”,“根本上不了台
6、面”。齐白石的作品也因此备受冷落,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他也只能在这样一片谩骂和否定声中,独自苦苦支撑着。在几年后的一次国画展览会上,齐白石的一幅虾趣图被挂在一个很不显眼的角落里,而且标价仅为8元,为全场最低价。这让他无比失落。展会第二天,现场来了一位画坛上的重量级人物,他便是刚刚走马上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他一眼便看到了齐白石的那幅画,并当即让画展负责人将其移到展厅的最中央,与自己的奔马图并列挂在一起。接着,他还亲自提笔将虾趣图的标价从8元改为80元,并在一旁注上“徐悲鸿标价”五个字,该画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场最高价,比徐悲鸿的那幅画的标价还要高出10元,此举流传出去以后,一下子引起了轰
7、动,让处于低补钟齐白石再度名声鹊起,重新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受到鼓舞的齐白石也因此坚定了创新之路,最终成为泰斗级的画坛大师。与“同行是冤家”以及“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传统人情观相比,徐悲鸿这种自降作品价格,以让位和提携处于逆境中的画友的品质,令人佩服,可谓是德艺双馨。(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齐白石在57岁时有什么想法?遇到了什么阻力?请你用小标题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齐白石的画改变画风后被人们说是“野狐之蝉”“俗不可耐”“根本上不了台面”,真成了画界的笑话。在几年后的一次国画展览会上,齐白石的一幅虾趣图被挂在一个很
8、不显眼的角落里,而且标价仅为8元。齐白石的奔马图和徐悲鸿的虾趣挂在了中央醒目位置,说明徐悲鸿对老画家的认可和鼓励。(4)对徐悲鸿标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徐悲鸿为了证明自己是画坛上的重量级人物,让大家了解自己这个刚刚走马上任的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权力和地位。B.让处于低谷中的齐白石再度名声鹊起,重新受到了人们的认可。C.徐悲鸿为了让位和提携处于逆境的画友。13.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把它介绍给大家吧,写出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知识1.【答案】
9、xi;hu;xing;jin;gng;wn;qi;ch 【考点】拼音 【解析】 【分析】题主要考查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xi、hu、xing、jin、gng、wn、qi、c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拼音的掌握情况。2.【答案】 恩惠;身段;清晨;嫌弃;懒惰;唯独;示意;侵略 【考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惠、段、晨
10、、嫌、懒、惰、唯、侵”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恩惠、身段、清晨、嫌弃、懒惰、唯独、示意、侵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3.【答案】 时间;间隔;方便;便宜;新鲜;朝鲜;树冠;冠军;强大;勉强;倔强;将军;将士;将进酒 【考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故答案为:时间、间隔、方便、便宜、新鲜、朝鲜、树冠、冠军、强大、勉强、倔强、将军、将士、
11、将进酒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4.【答案】 (1)讯汛(2)成诚(3)羸赢(4)粹碎 【考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故答案为:(1) 讯汛 (2) 成诚 (3) 羸赢 (4) 粹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5.【答案】 飘;里;心;力;绰绰;无;胜;荆;罪;归赵 【考点】词形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
12、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香飘十里:形容香气浓郁. 这里的十里是虚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十里,用来修饰香气。 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人影绰绰:当视线模糊时在视觉上感觉人一个接一个并没有直接看见人本身只看见人影,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故答案为:飘、里、心、力、绰绰、无、胜、荆、罪、归赵 【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