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古文二则_沪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一课一练 古文 沪教版
- 资源描述:
-
1、2019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30课 古文二则 同步试题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 论( )语 眼口岂( )不到乎2给带线的字选择正确义项。 1余尝谓( ) 谓心到( ) 说 叫做 2则眼不看仔细( ) 模范 规则 就,便 就是 3决不能记( )决定 一定,必定 决定最后胜负3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4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读书有三到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 1解释带线的词语。 余尝谓:_ 漫浪诵读:_ 既不专一:_ 心到最急:_ 2“读书有三到”,即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因为_。(用文中句子回答)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是一句_句,意思是:_5疑神疑鬼 夏首之南有人焉,日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霄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 注释: 夏首:古时地名。在今湖北省夏水;焉,语气助词,无实在的意思。夏首的南边有一个人。 涓蜀梁:人名。 善畏:容易害怕,胆子小。 在一个明月高挂的夜晚出门去。 伏鬼:趴在地上的鬼。 仰头看到自己的头发。 立魅:站着的鬼怪。 背:转身。背转身
3、就跑。 比:等到。等到跑回家里。 1写出文中的一对意思相反的字:_。 2读文填空。 文中这个人名叫_,他是一个既_又_的人。在月光下他疑神疑鬼,把自己的_当作_,把自己的_当作_,结果,_。 3在横线上摘录此人疑神疑鬼的句子。 _参考答案1yu yn ln q【解析】21. 2. 3.【解析】31.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挺快乐的吗? 2.别人不了解自己,但并不因此而怨恨,这难道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解析】41.曾经 随便 专心、集中 要紧 2.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反问 心要是到了,眼和口怎么会到不了呢?【解析】51.伏 仰 2。涓蜀梁 愚蠢 胆小 影子 趴在地上的鬼 头发 站着的鬼怪 被吓死了3.明月而霄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千人糕_人教(部编版)(2016) (3)(共10张PPT).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