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十二章
- 资源描述:
-
1、十二章同步练习一、 课内知识积累1.给下列字注音说(yu) 愠(yn) 三省(xn) 传(chun) 逾(y) 罔(wn) 殆(di) 箪(dn) 好(ho)之者 肱(n) 笃(d)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按时。(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生气,发怒(3) 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4) 传不习乎?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5)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6)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越过。矩,法度。(7)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8) 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9) 人不堪
2、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堪:能忍受(10)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以为快乐3.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5.用原
3、文填空。(1)亚奥理事会2019年10月13日宣布,南京市获得2019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权。届时喜迎各国嘉宾,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
4、;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二、课内阅读阅读论语第一、四、五、七章,完成58题。5.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学而不思则罔( )(2)思而不学则殆( )wn di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故,学过的知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8.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走向高考2016】(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常见文言虚词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