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4课画蛇添足沪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34 画蛇添足 沪教版
- 资源描述:
-
1、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4课画蛇添足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意思。懂得寓言所折射的道理。重难点:先画好蛇的人,为什么“终亡其酒”?一、导入1、师:在上课前老师说一件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前几天马老师给了我一块咸肉,说是醃了很久,够咸的了。可我回家后又加了一把盐继续醃制。等到蒸熟后一尝,已经咸得发苦,没法再吃了。谁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老师这样做法叫什么?(画蛇添足)二、揭题1、板书:画蛇添足2、我们今天再学习一则以古文形式呈现的寓言,来,齐读课题。3、师:打开课本。谁来说说这个出自于寓言的成语的意思。( “画”是“画好后”还是“画时”)4、师:除了意思,你还知道它的有关知识吗?(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出
2、处)三、初读课文1、师:既然是一个故事,那我们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讲故事的语气)好的。谁来给我们示范一段?2、师:给我们作了榜样。好的,齐读。3、师:读了这个古文,你知道它主要讲什么吗?4、师:已经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局讲清楚了。快速找出写起因、经过、结局的相关段落。5、指名读 指名读 齐读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段,想想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板书:祠者赐酒2、师:学习古文,理解意思很重要。咱们复习上节课的一些方法。 3、第六列指名读。4、师:我们理解第一自然段时,是怎么把这些方法用上的?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我们可以用这几种方法理解第二自然段,看看舍人如何处理这壹
3、酒,可以自言自语说一说。2、同桌交流。3、同桌汇报,一人读,一人说意思。(注意点拨:1、你把比赛的规则说得很清楚了。2、从“先成”看出画蛇要求快、完整) 板书:蛇成饮酒4、指导朗读:舍人也是一群廉廉君子,能够明确、温和地商量,不失礼仪。谁来读。六、学习第三自然段1、相约“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那谁喝到了酒,画蛇添足的又是哪个人?2、自读第三自然段,此段写了哪几个人物?(先成者,另一人)3、划出描写这两个人言、行的句子,指名读。4、读“蛇先成者”的句子,说意思。5、读“另一人”的句子,说意思。七、学习第四段1、齐读故事结局,用可惜语气。理解意思,完成板书。2、为什么“为蛇足者,终亡其酒”?3、学
4、生自由发言:因为他画好后做了多余的事。4、心理诊断:为什么这个人会作出画蛇添足的举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答案。5、完成点拨:A第一句的朗读,读出骄傲,沾沾自喜,自作聪明。B、从“另一个人”的话中明确“蛇画上脚就不是蛇”了。C、读出此人的不屑。6、总结(就问题2、4进行)舍人相约“画地为蛇,先成饮酒”,一个人先画完了蛇,但他沾沾自喜、骄傲,给蛇画上了脚,这个多余的举动使蛇不再是蛇,也耽误了时间。所以“终亡其酒”。八、总结寓意1、那这个寓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引导A:画蛇添足者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糟。我们归纳的时候可以从相反的说,让别人不要这样,那该怎么组织语言呢?)B、也可以用“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