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2 使至塞上_长春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2 使至塞上_长春版 六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6.2 塞上 长春
- 资源描述:
-
1、使至塞上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
2、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 过程与方法: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的精妙,受到美的熏陶,感悟古诗的学习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有关难点的资料,有关本诗的资料。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它常常用最精炼语言来展示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体会一下如何透过精炼,含蓄的语言来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含。二、初读古诗,整体感悟1、播放配乐诗朗诵使至塞上。2、点
3、评:节奏、情感3、指导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全诗4、师板书重要字词。(属国、征蓬、汉空、关、单车和候骑)5、了解作者王维(以学生为主,教师结合本诗的写作背影补充。)(显示幻灯片2)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1、引导学生质疑2、点拔、指导、解答、点拔要点体会诗歌意境使至塞上指导了什么意境?(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含义及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过了居延,就像“蓬羊”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延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能说说它的意境吗?喜欢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巡视相机指导四、赏读全诗,感情朗读、背诵。(提醒学生注意节奏,要边诵边想,脑中要有画面感,要融进诗的意境中,充分体味诗的美感)五、拓展作业1、背诵、默写古诗2、画古诗:选喜欢的诗句画下来。3、课外摘抄,高适、岑参描绘的边塞诗。六、板书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显示生字词。2、指导,点拔。二、复习巩固1、指名背诵、古诗。2、写出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