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6鲁滨孙漂流记_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教案 16 鲁滨孙 漂流 新课
- 资源描述:
-
1、鲁滨孙漂流记教材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孙是英国作家福笛写的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乘船因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重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才得救回国。小说情节生动,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本课是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重点写鲁滨孙在岛上的艰难和惊险的经历,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惊心动魄,难中处处透着险。设计理念: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如何更好的生存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问题,而现在的青少年恰恰需要这方
2、面的教育,本可以再通过课内的引读带动课外的深读,使学生体会鲁滨孙面对困难、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经历。联系生活实际悟出生存的道理,提高阅读兴趣。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重点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3、教学过程:启发谈话 情景导入1.导入:当像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将你抛入险恶的环境,你能否战胜困难生存下去要战胜困难生存下去的首要条件是什么?2.(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板书课题)3.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
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三、浅显探讨小说1再次默读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安徽专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复习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