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7、少年闰土教案 学案及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7、少年闰土教案 学案及答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17 少年 教案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课题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7、少年闰土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
2、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集体备课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
3、,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
4、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个案补充【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掌握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难点)5、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成就,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方法】
5、自学、合作、探究、点拨【课前准备】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探究新知自学活动一1、初读课文时,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认清字形,在课文中画出该词语。2、熟记生字词后,完成学案中的一、二、三、四、五题。3、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
6、理解生词在文中的意思。三.展示、探究1、小组内交流。2、各组派代表展示。3、共同探讨共性问题。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上节课,从对“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哪些方面?(语言)二、探究新知自学活动一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2、第一自然段画出景色描写的句子,它有什么作用?3、找出第四自然段的外貌描写,这处描写写出了闰土什么特点?4、品读第六自然段,这段描写了闰土 的情景。从 这几个动词,我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 、 的孩子
7、。这里的省略号表示 。5、读第十一自然段填空。“无端”的意思是 ;“状如”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句中的破折号表示 。6、读第十四自然段,填空。“素”的意思是 ,“新鲜事”是指 ,“如许”是指 ,“危险的经历”是指 ,“先前”是指 。7、读第十六自然段,填空。“往常的朋友”指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含义是 。这段话表达了“我” 的情感。三、展示1、小组内交流。2、各组派代表展示。3、共同探讨共性问题。四、交流、练笔交流活动二写法借鉴:一人多事记叙法本文是一篇一人多事、多特点的文章。鲁迅先生就是抓住海边农家孩子最熟悉的几件事来写捉鸟雀、拾贝壳、看西瓜、观跳鱼,写出了闰土见多
8、识广、聪明能干的特点。我们在写人时,就可以采用这一方法,想想这个人都做了哪些事,分别体现了人物的哪种特点,最后选择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内容写。模仿练笔:我的同桌是个特别有个性的人。 五、总结谈自己的收获或师总结。六、布置作业 完成达标测评教学反思:17、少年闰土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7个生字,掌握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
9、物特点的写作方法。(难点)5、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成就,受到美的熏陶。鲁迅的一些名句格言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2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8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时,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认清字形,在课文中画出该词语。2、熟记生字词后,完成学案中的活动一。3、再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