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之《水调歌头》过关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调歌头 古诗文 过关 练习 2021 2022 学年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 资源描述:
-
1、水调歌头过关练习一、文学常识苏轼 ,字 ,号 ,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与他的父亲 、弟弟 ,世称“三苏”。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人称诗神。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 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苏辙、苏轼、苏洵、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二、词语解释1.
2、丙辰中秋 丙辰: 纪年法2.欢饮达旦 达旦: 3.兼怀子由 子由: 4.把酒问青天 把酒: 把: 5.不知天上宫阙 天上宫阙(qu): 阙: 6.我欲乘风归去 归去: 7.又恐琼楼玉宇 琼(qing)楼玉宇: 8.高处不胜寒 不胜(shng,旧时读shng): 胜: 9.起舞弄清影 弄清影: 弄: 10.何似在人间 何似: 11.转朱阁,低绮(q)户,照无眠 朱阁: 绮户: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ng)向别时圆 何事: 13.此事古难全 此事: 14.但愿人长久 但: 15.千里共婵(chn)娟(jun) 共: 婵娟: 三、诗意理解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译: 2.起
3、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译: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译: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译: 四、阅读鉴赏1理解性默写:(1)此词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 ,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是: , ,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 ,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 。(5)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 , , 。(6)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
4、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 。2这首诗的小序使我们了解到什么? 3(简要赏析)“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的极妙,妙在何处? 4词的上阙抒写了词人怎样的迷茫和矛盾? 5词的下阙,从 的自然变化,联系 的世事迁移,抒发了词人对 的感慨。 6词的上片写 ,下片写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在词语的运用和表达情感上都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乃千古名句。请对此句进行简要的评析。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由此还表现出他的什么特点? 10谈谈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名句的理解。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思想感情)? 11本词中一共有几问
5、?(写出句子)问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12有人说这首中秋怀人之作,终篇浸透着离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 13词中的“婵娟”指月亮,请再写出两个月亮的别称。并举例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常常蕴含的意义。 15有人就此词上阕内容写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下联: 【选择题】16.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
6、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1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天上宫阕,今昔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8.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B. 词的上阕刻画出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C. 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D.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19.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
7、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了思念亲人思想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五、课外延伸(一)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第14、15题。(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 【甲】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8、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4.甲词中加点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 。(1分)15.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A、B
9、两句具体阐述。(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更,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注释】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悬水:瀑布。折:弯转。缒(zhu)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倒行:顺来路回去。山烧:夕照景象。击汰:击水。1.解释下列
10、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其源殆可熟物 殆: (2)食余甘煮菜 食: (3)顾影颓然 顾: (4)书以付过 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相与步于中庭 于我如浮云 B.循山而东 人不知而不愠C.折处辄为潭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不得其所止 其真不知马也3.用“/”给选文(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4.翻译句子:(1)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译: (2)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译: 5.作者在水调歌头游白水书付过两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有相同之处,试加以概括。 水调歌头过关练习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
11、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人称诗神。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苏辙、苏轼、苏洵、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二、词语解释1.丙辰中秋 丙辰:干支纪年法,指公元1076年(
12、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2.欢饮达旦 达旦:到天亮 3.兼怀子由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问青天 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5.不知天上宫阙 天上宫阙(qu):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我欲乘风归去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又恐琼楼玉宇 琼(qi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高处不胜寒 不胜(shng,旧时读sh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9.起舞弄清影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赏玩 10.何似在人间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
13、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古难全 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4.但愿人长久 但:只 15.千里共婵(chn)娟(ju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三、诗意理解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译: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14、间。译: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译: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译: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四、阅读鉴赏1理解性默写:(1)此词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498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