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类型古诗文之《沁园春·雪》过关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14981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2.9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沁园春·雪
    资源描述:

    1、沁园春雪过关练习一、文学常识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2.词的相关知识:(1)词牌名与题目。“沁园春”是,“雪”是。(2)词的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家:、等。豪放派代表作家:、等。(3)词的别称:。(4)词的分类:字数:词大致可分(58字以内)、(59一90字)和(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段落: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有的分两段,称;有的分三段或四段

    2、,称或。 二、词语解释1. 惟余莽莽惟:余:莽莽:2. 大河上下大河:3. 顿失滔滔滔滔:4.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原:蜡象:5.欲与天公试比高天公:6.须晴日须:7.看红装素裹红装素裹:8. 分外妖娆分外:妖娆:9.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折腰:10. 惜秦皇汉武秦皇:汉武:11. 略输文采文采:12.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和楚辞里的,后来泛指。13. 一代天骄:14.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古代用“射雕手”比喻15. 俱往矣 俱:16. 数风流人物数:三、诗意理解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译: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译: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

    3、看今朝。译:四、阅读鉴赏1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雪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沁园春雪词中描写作者想像景物的句子是。(3)沁园春雪词中起承上启下的句子是:,。(4)沁园春雪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5)建国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的,。(6)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7)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母校的百年沧桑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用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2.上阕的表达方式是,下阕的表达方式是。3.作者上下阕

    4、各写了什么内容呢?上阕:;下阕:。4.词的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5.“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6.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7.“山”、“原”,这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是以写的手法。8.用“/”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9.作者在下片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10.“惜”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

    5、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11.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12.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13.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肯定:不足:14.“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为“还”,为什么?15.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1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全句表达的感情是。【选择题】1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C数风流人物B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18.“江山如此多娇

    6、,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 A.承接上文,进一步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B.引起下文,为具体评价历史人物作辅垫。 C.开启下文,写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 D.承上启下,再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指出历史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为下文评论历史人物作铺垫。19.“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无数英雄”是指() A.古今中外的英雄。 B.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C.词中的风流人物。 D.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年轻的风流人物。20.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

    7、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五、课外延伸(一)阅读下面这首词,联系沁园春雪,完成后面习题。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1930年2月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题目是。2这首词与沁园春雪都描写了景,都有的气势,的风格。3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上阕,下阕,而沁园春雪上阕下阕。这首词写的是景,沁园春雪写的是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在气势上比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略胜一筹。4这

    8、首词描写行军的一个场景,表现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二)阅读下面这首词,联系沁园春雪,完成后面习题。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漫江碧透 漫: (2) 百舸争流 舸(g):(3) 恰同学少年 恰:(4)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诗句

    9、的意思。(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这些语句为读者描绘了六个景物,这些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酝酿了气氛。尤其是一个“”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4.“悲哉,秋之为气”,在更多的文人墨客笔下,秋,除了老木、寒云、归鸦,就是衰草、落叶、残荷,但是,在毛泽东笔下为什么会一扫悲秋之气,开拓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意境?5.下列对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这两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首词对景物的描绘,意境开阔,气

    10、势恢弘,都注意到了动静结合,使景物描写显示出勃勃生机,富有生命力。B.沁园春雪描绘了一幅南国秋景图,沁园春长沙描绘了一幅北国冬雪画卷,作者准确地抓住了各自的不同特点,使词作反映出地域和时令上的鲜明特色。C.这两首词的词牌相同,这就决定了这两首词在内容上可以不同,但总的字数、句数应该相等,平仄、押韵也应该有相同的规律。D.这两首词的上片都以描写景物为主,下片以写人叙事为主,分别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二句来过渡,衔接自然。沁园春雪过关练习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

    11、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2.词的相关知识:(1)词牌名与题目。“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2)词的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等。(3)词的别称:诗余、长短句、乐府。(4)词的分类:字数: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段落: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二、词语解释1. 惟余莽莽惟:只余:

    12、剩下莽莽:无边无际2. 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3. 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4.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5.欲与天公试比高天公:指天6.须晴日须:等到7.看红装素裹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8. 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分外:特别妖娆:娇艳美好9.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争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10. 惜秦皇汉武秦皇:

    13、秦始皇嬴政,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汉武帝刘彻,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11. 略输文采: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文采:辞藻、才华12.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13. 一代天骄: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成吉思汗即是。14.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15.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俱:都16.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三、诗意理解1.山舞银蛇,

    14、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译: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译: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译: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四、阅读鉴赏1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雪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沁园春雪词中描写作者想像景物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3)沁园春雪词中起承上启下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沁园春雪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俱往矣,

    15、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建国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6)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母校的百年沧桑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用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2.上阕的表达方式是描写,下阕的表达方式是议论、抒情。3.作者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呢?上阕:描绘北国雪景;下阕:评价古代帝王。4.词的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

    16、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5.“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拟手法,把“山”“原”动态化。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丘陵在万里雪飘中的恢宏景象,此句变静为动,使画面生动活泼,

    17、景色壮观无比!6.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对偶、夸张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比喻、拟人)7.“山”、“原”,这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是以 动写静 的手法。8.用“/”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引/无数英雄/竞折腰9.作者在下片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影响。10.“惜”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

    18、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者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度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11.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看法:言之有理即可。12.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略”“稍”都是程度副词,“略微”“稍微”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输”和“逊”,表示程度较浅,并

    19、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13.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肯定: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面卓有成效。不足:在于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对文治不够重视。14.“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为“还”,为什么?不能,用“只”说明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批评语气比较严厉,而用“还”则说明成吉思汗重视的内容多,武功只是其中一部分,语气有些称赞。15.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诗人既肯定他们在历史上不朽的功绩,他们都是开国之君,武功赫赫,又点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文治不足。这从“惜

    20、”字可以看出来。1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全句表达的感情是 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选择题】1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D)A望长城内外C数风流人物B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18.“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D) A.承接上文,进一步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B.引起下文,为具体评价历史人物作辅垫。 C.开启下文,写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 D.承上启下,再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指出历史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为下文评论历史人物作铺垫。19.“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无数英雄”是指(D

    21、) A.古今中外的英雄。 B.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C.词中的风流人物。 D.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年轻的风流人物。20.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五、课外延伸(一)阅读下面这首词,联系沁园春雪,完成后面习题。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

    22、工农下吉安。1930年2月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减字木兰花,题目是广昌路上。2这首词与沁园春雪都描写了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3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叙事,而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这首词写的是南国雪景,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在气势上比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略胜一筹。4这首词描写行军的一个场景,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二)阅读下面这首词,联系沁园春雪,完成后面习题。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

    23、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漫江碧透 漫:满,遍 (2) 百舸争流 舸(g):船只(3) 恰同学少年 恰:适逢,正赶上(4)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

    24、的船?3.“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些语句为读者描绘了万山、层林、碧江、百舸、飞鹰、翔鱼六个景物,这些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酝酿了气氛。尤其是一个“竞”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4.“悲哉,秋之为气”,在更多的文人墨客笔下,秋,除了老木、寒云、归鸦,就是衰草、落叶、残荷,但是,在毛泽东笔下为什么会一扫悲秋之气,开拓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意境?例:词人壮阔的胸怀、激昂向上的情绪浸润了秋之

    25、万物,使“一切景皆着我之色”,这就是情之巧妙寓于景的缘故。(言之有理即可)5.下列对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这两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首词对景物的描绘,意境开阔,气势恢弘,都注意到了动静结合,使景物描写显示出勃勃生机,富有生命力。B.沁园春雪描绘了一幅南国秋景图,沁园春长沙描绘了一幅北国冬雪画卷,作者准确地抓住了各自的不同特点,使词作反映出地域和时令上的鲜明特色。C.这两首词的词牌相同,这就决定了这两首词在内容上可以不同,但总的字数、句数应该相等,平仄、押韵也应该有相同的规律。D.这两首词的上片都以描写景物为主,下片以写人叙事为主,分别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和“怅寥廓,问

    26、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二句来过渡,衔接自然。【参考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

    27、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附:六、沁园春雪的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七、沁园春雪的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28、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八、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九、沁园春雪的主题风格 这首词热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词的画面妖娆雄伟,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古诗文之《沁园春·雪》过关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498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