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类型四川普明中学月考高一语文试题.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15112
  • 上传时间:2025-11-0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78.8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川 中学 月考 语文试题
    资源描述:

    1、绵阳市普明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机读卡和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保证准确无误。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16题、1417题请涂在机读卡上。第一卷(共12分)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3题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诗歌自身的调

    2、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

    3、容易建立起。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又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

    4、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迭。正如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

    5、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是绚丽多彩的,但其最引人瞩目的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主流。C.“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D. 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

    6、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越僵化。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一句诗加长到九言读起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C明代陆时雍的话和文心雕龙明诗篇可以表明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为“从重性情到重声色”。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格律体走向自由体,后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的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7、。D从诗歌的发展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要完美统一起,就能真正成就一个伟大的诗歌时代。二、古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4分)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 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 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

    8、,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

    9、“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受了惊吓B亟请于武公 亟:急切C缮甲兵,具卒乘 具:准备D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语:告诉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

    10、/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D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6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过其母姜氏,因此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另一个儿子共叔段,并企图篡位未遂,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母子和好。B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

    11、老谋深算。D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 第二卷(共88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3分)(2)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3分)(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易乱易整,不武。(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6分)泊白沙渡 真山民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杜鹃。注:真山民:宋朝遗民,他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称。暝烟:傍晚的烟霭。渚:水中小块陆地。

    12、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8.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什么作用?(3分)9.“邀月共船眠”中的“邀”字用得相当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徐志摩再别康桥)大浪落幽燕,白浪滔天, 。(毛泽东浪淘沙 北戴河)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6)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7)出必告,反必面, 。(弟子规 入则孝)

    13、(8)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长征)(9)亲所好 ,力为具, 。(弟子规 入则孝)(10)毛泽东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 雪,有三句可以回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着三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 (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中国的“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22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近年来,每到端

    14、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

    15、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

    16、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

    17、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 )( ) (3分) A“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意味着韩国申遗成功触发我们想到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已到了紧迫关头。 B“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国家意识不单单指守卫国家领土的完整,还应当包括守护民族历史文化等内涵。 C因为“缘”

    18、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所以在别的国家语言中很难找到一个对应的译词。 D我国的岁时节日非常强调“节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比如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 E“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形象地将过节的“节”解释成竹节的“节”,暗含节日的安排主要是遵循四季变更的自然规律。 12、根据文章内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4分)答:13、阅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有哪些? (4分)答:四、基础知识及语言应用(完成14-19题)(13分)14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干劲(jng) 伴侣(l) 察颜观色 载(zi)歌载舞B长篙(go)

    19、 燕(yn)赵大地积毁销骨 发酵(jio)C杂糅 逶迤(wi))忧柔寡断 轮廓(gu)D悄(qio)无声息 无济于事(j) 呕心沥血(u)山清水秀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高尚的道德能够生产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B看过反映徐志摩爱情生活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后,我对于徐志摩有了捉襟见肘的感觉。C学习新诗,就不能把注意到新诗的流派现象,从史料上看,新诗的流派呈现着异彩纷呈的局面。D现在的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因为小小的细节或者一个小问题就大发雷霆,会觉得孩子不可理喻,根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家长的这种感觉或许是对

    20、的。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现实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B、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中国房产将呈现中速增长常态,进入白银时代,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变化,人们期待2022年被看作中国房地产业的“转型元年”。C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外出打工,是因为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家庭过上安稳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和孩子待在一起。D环保部发布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13省区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已经开始进行污染物排放清单的论证和编制。17下列对

    21、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它始于隋唐,盛于宋。B、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按词的字数多少分类,属于“长调”;按词的段落多少分类,属于“双调”;按词的艺术风格分类。属于“豪放派”。C、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象征诗派的代表。因其雨巷被称作“雨巷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望舒诗稿等。它的诗以诗境的朦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征。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太史公司马迁称左丘明为“鲁之君子”。18.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8个字)(

    22、3分)新华网华盛顿3月6日电,美国航天局6日说,一颗直径8米的小行星当天以非常近但比较安全的距离从地球近旁掠过,这也是两天第3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这颗编号为2022EC的小行星一天前才被发现,美国东部时间6日1 6时21分飞抵近地点,与地球的距离不到62万公里,只有地球与月球距离的大约六分之一。由于体积太小,不借助观测设备人们无法看到这颗小行星。此前,一颗直径30米的小行星于美国东部时间5日下午从地球与月球之间穿过,与地球相距3 5万公里,约为地月距离的十分之九。美国东部时间5日晚,类似的一颗小行星在距离地球约12万公里处掠过。 19、爱国,这是我们对自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这份爱总是会

    23、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心头跳出来,让我们感觉到它一直都在。面对“爱国”这个话题,我们会想起什么,又会怎么说呢?国庆节期间,央视做了个特别调查节目:“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 假如你是被央视记者采访的对象,请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就此话题作出回答。不超过40字。(句式上不要求与例句相同)(2分)示例:北京作家王蒙,一说到爱国,我们就会想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不能忘记的。 五、作文(40分)20.请以“留在心底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不能套作,不得抄袭。绵阳普明中学2022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考试语文试题答卷第二卷(共80分)(特别提醒:16题、1417题请涂在机读卡上)

    24、二、古诗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0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3分) 。(2)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易乱易整,不武。(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6分)8.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什么作用?(3分) 。9.“邀月共船眠”中的“邀”字用得相当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不

    25、是清泉,是天上虹。(徐志摩再别康桥)大浪落幽燕,白浪滔天, 。(毛泽东浪淘沙 北戴河)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6)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7)出必告,反必面, 。(弟子规 入则孝)(8)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长征)(9)亲所好 ,力为具, 。(弟子规 入则孝)(10)毛泽东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 雪,有三句可以回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这三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11、( )( ) (3分) 12、根据文章内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4分) 。13、阅

    26、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有哪些? (4分) 。四、基础知识及语言应用(5分)18.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8个字)(3分)19. 假如你是被央视记者采访的对象,请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就此话题作出回答。不超过40字。(句式上不要求与例句相同)(2分) 。五、作文(40分)20请以“留在心底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不能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3题共6分)1. C ( A自由体和格律体并存,没有取代。B五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D“主要体现”在文中没有依据。)2. A “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在文中没有依据。3.

    27、A(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C“追求意义不大”与原文不符。D性情与声色不仅要统一,还要维持下去,才能成就一个诗歌时代。)二、古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4分)4B(亟:多次、屡次。)5A6D(“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不妥,而这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德。)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吧。(“且”1分,大意1分)(2分)(2)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把地挖到看见泉水,然后再打一条地道去见母亲,那么谁还能够说您违背了誓言呢?(“何患”,宾语前置,1分;“隧”作动词,1分;大意2分)(3分)(3)翻译

    28、见教材(判断句1分,大意1分)(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6分)8.【答案与解析】:诗人借用落日、帆影、暝烟等意象(1分),描绘了一幅傍晚、渡口,空寂苍茫的画面(1分)。渲染空寂苍茫的氛围,点明时令(1分)。9.【答案与解析】: “邀”是邀请的意思(1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1分)。月在天上,影落船中,就好像诗人邀来同眠似的,充分写出了诗人夜泊沙渚、望月思乡、倍感孤寂的情感(1分)。10.见课本(一句1分)11. CE(3分)【解析】C(1分) 原文中的“大概”一词只是推测,并不十分肯定,且两句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E(2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感情”说

    29、明了节日安排的另一重含义,即和谐人事。12异:(1)西方的“节”含有神圣的意味,不如中国传统节日形象生动;(2)西方的“节”多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同:中西方节日都有和谐人的身心的特点。 (每一点2分)13(4分)(1)继承传统,有益于国家意识的增强;(2)和谐天人,有助于对自然的亲近;(3)和谐人事,表达对人情的呼唤;(4)和谐身心,体现对生命的关怀。(每一点1分,只要答出任意3点全分)14.D 15.D 16.D 17 D18.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8个字)(3分)两天三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时间1分,对象2分,事件2分,超出字数限制,每

    30、超一字扣1分)19. 内容紧扣“爱国”“想起”(1分),语言要求鲜明、简洁(1分),理解独到,不落俗套古文翻译: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

    31、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 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 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 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陈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

    32、“用不着,他会祸及自己。”随后,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张到了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不行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太叔修建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制造武器,训练步兵,修造战车,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 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 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不久他又后悔这么说。考叔当时是颖谷管 理疆界的

    33、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庄公请他吃饭,他却把肉放在一旁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颖考叔回答说:“我有个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 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允许我拿回去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颖考叔说:“请允许我大胆地问一下,这话是什么意 思呢?”庄公把心理后悔的事告诉了他。颖考叔说:“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把地挖到看见泉水,然后再打一条地道去见母亲,那么谁还能够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听从了颖考叔的话去做。庄公进入隧道,赋诗说:“走进隧道当中,心里和乐自得!”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走出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自在!”于是,母子关系又与从前一样和睦了。君子说:“颖考叔真是个孝子。他爱自己的母亲,还把这种孝心推及郑庄公身上。诗经说: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永久赐予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川普明中学月考高一语文试题.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11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