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颐和园 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颐和园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学 设计 颐和园 新课
- 资源描述:
-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颐、耸、阁”等7个生字,会写“殿、廊、柱”等11个生字,理解并会书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滑过、隐隐约约”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和摘抄最感兴趣的词句。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初历景观1、承前导人。由对长城和世界遗产名录的体验和了解人手,相机出示颐和园中的三幅挂图或展示相应课件。 2、看图引入。先让学生认真观赏三
2、幅图,再谈突出印象。揭示并板书课题。交流(照应课前学生已有的准备):谁了解(插入曾三次被焚毁和遭破坏的简介)?谁去过?有想法吗? 谈话:颐和园真是太美啦!今天,请同学们自由地去游、自由地去赏,再请你们用书中的话语把颐和园的美尽情地层示,有信心吗?那么,想怎样展示呢?(以美读、或以导游、解说等形式)非常好!现在,请你们选用自己最合适的读书方式开始进入颐和园(提醒学生注意结合课后思考题自读)。相信你们一定会表现得非常优秀。3、自主读书。(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边读边展开想象,看看你从作者的描写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3)、请你当小导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廊的
3、景色,说清楚长廊的特点。a、给学生不少于20分钟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先充分自读自识自探,再自找伙伴合作交流与互助。注意强调学生在读中批画,并做到读而有疑。对易读错写错字,要求学生自主写在黑板上。b、有针对性指导识写字:“堤”不能读成ti;区分好“柱、栽、筑、朱、狮”平舌和舌音;注意多笔字“殿、廊、雕”等字的写法等。4、体验成功,自主学习。 (一)交流学习“万寿山”部分(第3、4自然段):(1)说说景物特点,找出最能体现景物美的句子。万寿山脚下:佛香阁 高 (耸立)(抬头一看) 雄伟壮丽 (八角宝塔形 三层 闪闪发光) 排云殿 大 、多 (一排排)金碧辉煌 (向下望)树丛 葱郁登上万
4、寿山:(正前面) 昆明湖 静、绿 (像像)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 古老 (2)重点交流: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可出示填空:找出比喻句,这句把昆明湖比作了 和 ,写出了昆明湖 和 特点。“几乎”的意思是 。“滑”字用得 ,因为 。这两句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 。 也可让学生讨论:把“滑”字换成“划”字好不好? (3)利用课件带领大家去欣赏万寿山的美景。 (二)交流学习“昆明湖”的部分(第5自然段)。(1) 在昆明湖畔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2) 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景物?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板书:桥洞多 石柱多小狮子多
5、、姿态不一)(3) 想象“姿态不一”的小狮子会是怎么样的?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4)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昆明湖上的美景。(5) 课件再次展示昆明湖上的美丽风光。4、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段朗读,并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评价与助读。特别要求学生注意生字和生词的正确识读以及长句的读法。5、粗说印象。一是写景状物的语言美;二是体会有序叙述、抓景物特点描写的表现美的方法。二、习有效造势,融入画境1、变换角色,自读自悟。老师先示读(或放录音或放课件),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随着作者的脚步,大步走进颐和园的画面,走进文本所创设的美景,唤起学生在读中用作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