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蝙蝠和雷达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16778
  • 上传时间:2025-11-0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1.2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蝙蝠和雷达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单元 11 蝙蝠 雷达 课时 新课
    资源描述:

    1、11蝙蝠和雷达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课后的“资料袋”简要介绍了近代新兴的学科仿

    2、生学。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1.认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3.自主填表弄清三次试验的结论,合作交流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4.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重点】教育学生理解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科学家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是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

    3、造福的。【难点】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资料,制作资料卡片。有条件,教师可以准备有关仿生学的图片或制作相关课件,在课中或课尾适当穿插,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开阔学生的视野。课文后的“资料袋”既是一个引子,也为学生制作资料卡片提供了范例,要渗透到教学中去。2.以下教学思路供参考:教学时,要以教学过程的优化来达到教学效果的优质。一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让学生充分自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不懂的词语初步自学理解,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精读,深入体会课文内容。着力明确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的,以及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

    4、的联系。三是练说,积累运用语言。引导学生对照图,自己组织语言,说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四是拓展,激发阅读与探究兴趣。可以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也可适当交流课后的“小泡泡”中的要求“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布置阅读关于仿生学的科普读物。3.教学本文,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引与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方式。教师可以提出或师生共同提出一些阅读建议,让学生自主选择,独立阅读,再组织合作探究与交流。比如:来源:学.科.网关于主要内容的概括,可以读全文扣住课题归纳,也可以联系课文重点归纳,如:“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

    5、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科学家通过“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当然,在比较准确概括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说得精练一些。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注意课程标准关于中年级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要急于求成。关于课文重难点的突破可以选用多种学习方法,教师要大胆放手并善于组织与调控。可以选用填表法、画图法、填空法(见课后练习);可以采用表演的方法;还可以创设“仿生学科普知识展览”的情境,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上台介绍,下面的“观众”现场提问。使对课文内容的体会与

    6、口语交际整合起来。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教学,都要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都要十分关注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对他们及时督促、耐心点拨、热情激励。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关于读书的方式,要根据学习内容与任务的需要,引导学生选用朗读、默读、浏览、跳读等合适的方式,要把读书与圈点勾画结合起来。同时,在朗读时可以适当结合一些词语引导学生明确:人们从大自然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往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甚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一句中的“反复”“终于”等词语。4.本课有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会认的字也包括在这12

    7、个之中。可以引导学生找规律、编儿歌等来识写生字,如本课的形声字,有10个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蝙(bin)”不要读成“(bin)”,“荧(yn)”不要读成“yn”,“揭”里面不要多写一竖。【教师准备】准备有关蝙蝠、雷达的课件、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学生准备】搜集关于蝙蝠、雷达的资料(包括图片)。2课时第课时1.掌握生字新词;会写“蝙、蝠、捕、蛾、蚊、避、锐、铛、蝇、揭、碍、荧”等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8、难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一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2.学生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并进行交流。(1)认识蝙蝠(蝙蝠是靠耳朵和嘴探路的。它生活在农家的屋檐下或山洞里,专吃蚊子,是人类的朋友。)(2)了解雷达(雷达是用来侦察敌情的,飞机上装有雷达。雷达是根据蝙蝠探路的方法造出来的。)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为什么把蝙蝠和雷达放在一起呢?(老师在“蝙蝠”和“雷达”中间写一个“和”字。)(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雷达是根据蝙蝠造出来的。)4.学法回归。师: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知道的东西真多,老师非常高兴。5.课件播放。师: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搜集了

    9、一些资料,现在播放给你们看。(播放有关介绍蝙蝠和雷达的课件资料)设计意图兴趣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因此本环节从认识蝙蝠和雷达切入,既检查和肯定了学生的课外收获,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了学习方法的引导,对学生今后的“课前准备”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方法二1.引入课题。出示谜语:谜面是: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害虫本领高。(打一种动物)谜底是:蝙蝠。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板书:蝙蝠和雷达)2.出示课件,简介蝙蝠。PPT出示: 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没长羽毛,视力很弱

    10、却能在夜间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初步感知蝙蝠的情况。方法三1.课件出示蝙蝠、飞机、雷达的教学挂图。2.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大多数同学可能只认识飞机和蝙蝠,不认识雷达,教师指明:这叫雷达,别看它其貌不扬,但它对飞机的作用可大了,等学了课文后你们就会知道了。)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蝙蝠和雷达的课文。(板书课题)4.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来源:学#科#网生1: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介绍?生2:雷达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它对飞机有什么作用?生3:蝙蝠为什么总在夜间飞行?生4:为什么蝙蝠在漆黑的夜间

    11、飞行时总不会撞到别的东西?5.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多,也都很好,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那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蝙蝠和雷达”的什么知识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设计意图通过富有激情的谈话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对“蝙蝠和雷达”了解的兴趣。来源:学&科&网Z&X&X&K一、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1)多媒体播放生字新词,检查学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课文上下文解释词语,有困难的可查字典。(2)讨论记字方法。例:钟、辟、超,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碍、塞、摹,用熟字换偏

    12、旁的方法记。(3)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来做巩固练习。PPT出示: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竖()坚()即()既()得()碍()起()超()塞()赛()辟()避()彰()障()(4)理解词语。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其次,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例: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联系上下文,“横七竖八”本课指科学家在做试验的房间里拉的绳子很多。最后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反复: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颠过来倒过去。重复的情况。PPT出示: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

    13、的句子读一读。“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看一看加点的“反复”应选哪种解释?应选“反复”的第种解释。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证明书和证明信。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PPT出示: 同样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选哪种解释?“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

    14、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应选“证明”的第种解释。来源:学+科+网Z+X+X+K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

    15、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5.师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设计意图人教版的教材在生字的识写安排上采取“多认少写”的原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虽然有12个,但有些在认字过程中学生已经会写了,因此写字时结合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先排除已会写的字,再重点指导难写的字,既节约时间,又落实了写字目标。二、自主学习。1.请

    16、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你明白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来源:学&科&网Z&X&X&K2.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画出相关答案来。3.生交流自读情况。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学生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围绕疑难问题认真读课文,通过读的方式来解决疑问,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思维。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了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那么,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夜里,蝙蝠()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2)()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3)它()飞,()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参考答案】2.(1)无论(2)即使也(3)一边一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蝙蝠和雷达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677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