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2_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教学 实录 古诗 三首赠汪伦 人教版
- 资源描述:
-
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2人教版师: 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台下在座的各位既是嘉宾又是我们班小朋友的大朋友。师: 有朋自远方来生: 不亦乐乎。师: 孩子们,给大朋友们问个好吧!生:大朋友们好!师: 我们把我们洪亮的歌声、琅琅的读书声献给在座的朋友们,好不好?生: 好。生1: 中华古诗文,字字珠玑,是祖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诵之、吟之、歌之、舞之,中华文化代代传。请欣赏华南师大附小二(五)班为您献上的古韵律动。生:论语(课前游戏:吟诵古文、古诗、古词及声律启蒙,将诵、吟、歌、舞、游戏融于古诗文中)师:同学们今天很可爱,那么我们把扇子收回抽屉喝两口水。下面我们准备上课。(生调
2、节情绪,准备上新课)师:同学们请把教材摆在桌面上,文件袋放到抽屉。今天老师的苹果树上已经是硕果累累,那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的上课时间里面,看是男生组得到的苹果多,还是女生组得到的苹果多。那最后的大奖花落谁家,我不知道,就看同学们的表现了。师:相由心生生:坐如钟!(学生迅速挺身坐端正)师:对于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我想同学们肯定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静夜思,李白不仅喜欢写诗,还喜欢到全国各地去旅游,尤其喜欢饮酒。世人称他既是诗仙,又是酒仙。他的朋友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师: 一天,李白接到一封信,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
3、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写信人,汪伦。汪伦是何人呢?汪伦乃唐朝荆州,也就是安徽省泾县的一个酿酒师。他非常仰慕李白的才华,很想一睹诗仙的风采。他得知李白来安徽走亲戚的消息,他也知道李白的爱好,于是就写了这样一封信,叫人给李白送去。李白接到信一看,可高兴坏了。“呀,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他立刻就赶到了荆州。一看到汪伦,他就要去看十里桃花和王家酒店。汪伦便如实告知,“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家姓万。”李白一听,反而不生气,被汪伦的热情好客和幽默风趣逗得哈哈大笑。接下来的几天里,两人是一见如故。汪伦热情款待了李白,不仅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水,还一起饮酒作诗。短短的几天,两人
4、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设宴道别的日子很快就来临了。就在李白乘船将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歌声,他仰头四望,只见汪伦和村民们站在岸上踏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这浓重古朴的送客仪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即刻吟诗一首送给了汪伦。师:(吟唱赠汪伦)(课件呈现古诗)这就是李白送给汪伦的诗。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这首诗。那我们来回忆一下古诗学习的第一步是让我们干什么。谁还记得?生:(举手)师:我请1,你说说。生:读诗文,解诗题。师:嗯,这个姚老师看到了,我想要你用自己的话告诉老师,是要干什么。谁来帮帮他。师:2。生:会读诗文,发音正确。师:发音正确,也就是要把诗中的每一个字读准确。这颗
5、苹果属于男生组。(教师反身,将黑板上的一个苹果奖给了男生组。)师:老师要请一个同学来带读诗中有拼音的生字,注意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我请3。生:(朗读诗中生字词)师:等等,老师是请你带读,看着老师的手,预备,起。生: 赠,赠师:全体同学(生齐读)师:3,看着老师的手,我们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符号。生:入声符号。师:对了,入声符号。这是入声字,但不是生字。跟着老师的手,来,预备,起。(教师利用课件,利用手势指引学生继续朗读生字。)师:(面带微笑)很棒,请坐下。师:全体同学,我们一起来诵读一次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赠汪伦起。生:(教师利用课件,指引全体诵读古诗)师:读得很棒,那么古诗学习
6、的第二步是什么呢。我请4。生:就是要知道诗人是什么朝代的,比如说这个李白是唐朝的,然后再解诗题,知道这个诗题是什么意思。师:说得真清楚。请坐下。师:诗人李白,刚才我们已经了解过了,谁来解诗题。好,4,慢慢说,把话说清楚。来,诗题是什么意思?生:赠汪伦的意思就是送给汪伦的一首诗。师:(手指诗题)送给汪伦一首诗,哪首诗?生:就是这首诗。师:就是这首诗,说完整了吗?老师教过你们,解诗题也要对照注释。可以运用补充和替换的方法来解诗题。刚才,4,他说是送给,他用到了替换,是吧。“汪伦”是一个名字。那么送给汪伦用了替换的方法,“这首诗”用的是补充的方法,但他有没有说完整呢?好,你说。生:赠汪伦就是李白送给
7、汪伦一首诗。师:对不对呀?(教师随时将苹果奖给学生)太对了,很完整。或者说李白把这首诗送给汪伦。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继续往下看。古诗学习的第三步是要干什么。谁来说说。生:第一句的意思是李白乘船快要走了。师:5, 听听,我请你把“释诗词,明诗句”这个步骤是要我们干什么,说清楚。生:就是要我们明白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师:说得太棒了,是不是呀,好,请坐。每一句诗是什么意思,老师也教过你们方法。对照注释,运用补充、替换的方法,自己把每句诗的意思说一说,看着教材,开始。别着急,先看仔细,做好准备。生:(读课本)师:自己说一说,可以小声说一说。把四句诗的意思都说一说。生:(自由读古诗,自己小声地说
8、诗句的意思。)师:嗯,男同学说得很认真,我再来听听女孩子说得怎么样?让我听到你们的声音。(教师走动在男女学生中间,鼓励学生。)哎,对。女孩子也在说。自说自话,对的。好,有些同学已经心急地举起手来了。那你做好了准备,你就可以举手,你知道了哪句诗的意思。谁来说说第一、二句诗的意思。请6。生:第一句诗的意思就是李白乘着小船离开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边踏脚边唱歌。师:边踏脚边唱歌的声音。对了,把话说完整,挺好。看样子,你读懂了第一二句。好,别着急,请大家看到“踏歌”这个词。(教师利用课件指出“踏歌”一词。)汪伦和村民们踏歌为李白送行,将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情形呢。我们来演一演,好不好?生:好。
9、师:姚老师当汪伦,我要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来当汪伦,其他同学在台下当村民。当然了,我有条件,一定要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汪伦干什么,你们要迅速反应。因为你都不知道汪伦下一句是唱什么。我看女生组坐得端正,还是男生组做得端正。相由心生生:坐如钟!(学生迅速挺身坐端正)(教师选出一个小组上台当汪伦,一字排开。要求其他学生迅速地将椅子推入桌子下,站立。)师:手拉手,孩子们,踏歌是要成群结队的,小组之间手拉手。我们先来练习踏地为节奏,准备。(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左右走动及跳跃的节奏,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师:准备踏歌,唱什么呢。反应要快哦,一呼百应。老师唱出第一,二个词,下面的由你们来呼应。(教师唱出:海内存
10、知己)生:(吟唱)天涯若比邻。师:(吟唱)酒逢知己生:(接唱)千杯少。师:(吟唱)话不投机半句多。师:刚才呀,我们让汪伦和村民们穿越到了宋朝,现在我们要让汪伦和他的村民们穿越到2019年的华南师大手球馆,准备。师:(边唱边跳)朋友一生一世走生:(齐唱齐跳)那些日子不再有师:踏歌结束。(吟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生在歌声中回位,坐直。)师:你们是天生的歌唱家和舞蹈家。这两个苹果属于你们了。师:汪伦和村民们踏歌为李白送行,李白事先知不知道?生:不知道。师:你从哪个词知道他不知道。生:忽闻岸上踏歌行。师:“忽闻”是什么呢?生:突然听见。师:突然听见,出乎李白的意料之外。这么多村民,踏歌为自己
11、送行。那李白看到此情此景会有什么感受呢?生:我觉得他会很激动。师:激动。还有吗?生:很感动。师:感动。生:很开心。师:很开心,意外的开心。师:惊喜。同学感受很深刻。有激动,有惊喜,也有感动。那谁能来吟唱第一二句。把李白的惊喜、感动表现出来。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吟唱要领。要领一,大体遵循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规则。要领二,要通过表情、语气、语调的轻重快慢高低,加上动作更好,表现出诗人的感情。注意了,刚才第二句我们总结出诗人此时是惊喜、感动。那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表情来表演?生:(吟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师:我听出了诗人的感动。生:(吟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师:我看到了他是面带微
12、笑的,确实很开心。师:开心、惊喜、感动,这是诗人当时的感受。谁来说说第三四句话的意思。生:桃花潭的水很深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师:(面带赞许)也比不上汪伦送别我的情谊,看来你是真正读懂了这句话。师:(板书“不及”)那请同学们看到“不及”二字。谁能告诉我这个“不及”是什么意思?生:“比不上”的意思。师:是比不上的意思,那到底是谁和谁比呢?(板书“比不上”在“不及”下方)生:汪伦的情谊和桃花潭水比。师:汪伦的情谊(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不及”的右边先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爱心,在爱心的上面画上了两个小人)和桃花潭的潭水的水深(教师边说边在“不及”的左边画上了桃花潭,并写上了“水深千尺”)相比,即使
13、桃花潭水深千尺(教师反问 “桃花潭水真有千尺那么深吗?”)生:夸张。(一学生叫出来)师:我们认识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用的是另外一种修辞手法夸张(教师在桃花潭下板书“夸张”)故意夸大其词,以表现桃花潭的水很深很深。即使桃花潭的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别我的情谊深。(板书“汪李深情”在爱心的中间)师:同学们再想想这里除了用到夸张的修辞手法,还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老师提个醒,我指一指。(教师在简笔画上指了指)谁认识?生:比喻。师:比喻?(教师反问)(教师再次指着简笔画)水深千尺和汪伦送别李白的深情两相比较,那是什么?老师告诉你们,这叫做对比。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别李白的深情两相对比。通过对比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