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9高山流水_西师大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教材 解读 19 高山流水 师大
- 资源描述:
-
1、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9高山流水西师大版2019教材简析高山流水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友谊的真谛。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二部分为高山流水悼知音。在巧遇知音这一部分中,尤其以伯牙两次抚琴为重点;在凭吊知音部分,又以伯牙摔琴为重点。整篇课文洋溢着真挚的情感,就如一曲动听的曲子,令人回味无穷。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要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寻。解读与提示第1、2段:介绍了俞伯牙琴艺高超,却没碰到过能听懂他音乐的人。引导学生抓住“琴
2、艺高超”和“始终”两个词语,体会伯牙“曲高和寡”“知音难求”的心境。遗憾:大为惋惜。第3、4段:这两段讲了伯牙面对江水明月,弹奏高山流水,借曲抒情,展现的是一幅风轻月明、江清水平的画面。学生只要对这种景象有所感悟,体会到伯牙因景生情,心中畅快就可以了,不必过多讲解。第5、6、7段:这段紧扣7段中的“一见如故”,讲述了伯牙和子期因音乐而结为知己的过程。听到“志在高山”部分时,子期“啧啧赞叹”,听到“志在流水”部分时,子期又“意味深长”。子期的两句话,令伯牙“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理解伯牙的激动,一定要回扣第2段中的“始终”一句,从而才能更深地了解伯牙所说的“知音难遇”。正因为这样,两人才会“一见
3、如故”,有了来年的约定。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紧扣“一见如故”展开思考、讨论,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第8段:伯牙如期来到江口,而等来的却是子期过世的不幸消息。教学时要注意子期临终的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好听听先生的琴声。”体会子期临终前对伯牙的思念。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第9、10、11、12段:这四段讲了伯牙听到了子期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他弹奏完高山流水后,把瑶琴摔得粉碎。教学这几段时,要引导学生读词句,从伯牙“噙着泪水”“摔得粉碎”“唯一的知音”等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伯牙内心的痛苦。建议把课文的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