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错题31 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错题31 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含解析 备战 2021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易错题 31 诗歌 鉴赏 形象 理解 偏颇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易错点31 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典例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济渎宋文彦博导沇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蘋蘩。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注1073年冬,文彦博奉旨前往济渎庙求雪,作此诗。济渎,济水;济渎庙,为祭祀济渎神之所。沇,音yn,济水的别称。蘋蘩,两种可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此处泛指祭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交代济水源头,“灵”字饱含崇敬之情,“尊”字则突出了济渎庙特殊的地位。B次句诗人视线由近及远,济水清澈,而一个“浸”字写出深山云起之处的烟波浩渺。C后面三联重在
2、写景,诗人在对沧海、黄河、波涛等描写中,表达对济水的由衷赞叹。D诗人奉旨前往祭祀求雪,有感而发,既在题咏济渎,也在抒写自身的一片赤诚丹心。2结合全诗,归纳济渎的品格。【答案】1C2远赴大海,无惧阻碍的百折不挠之坚韧精神;横贯黄河,依旧清澈的扬清远浊之高洁品质;滋养稼穡,润泽千里的仁爱天下之博大情怀;不作险波,未尝泛滥的温文尔雅之柔性涵养。【解析】1C项,“重在写景”“在对沧海、黄河、波涛等描写”错误。根据后三联的诗句的内容,尤其是最后一句“惟有沾濡及物恩”是重在抒情,既是对济渎坚韧高洁的由衷赞叹,也是对自身一片赤诚丹心的写照。故选C。2 “远朝沧海殊无碍”的意思是:远赴大海,一点儿也不畏惧阻碍
3、。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济渎具有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横贯黄河自不浑”的意思是:济水横贯浑浊的黄河却不受污染。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济渎自身清澈不受污染,至清远浊的精神。“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蘋蘩”的意思是:济水流经一带平原,滋养着千里庄稼,养育着千万人民;一年四季享用着人们虔心准备的祭品。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济渎滋养稼穡,润泽千里的仁爱天下之博大情怀。“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的意思是:济渎不曾轻易地兴起险浪波涛,总是平波流动,护佑万物的恩泽。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济渎不作险波,未尝泛滥的温文尔雅之柔性涵养。【易错点】形象理解偏颇鉴赏诗歌的形象是诗歌阅读题的考查内容。诗歌的形象
4、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或者称“意象”)和景物形象(或者称“意境”“画面”“氛围”“气氛”等)。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理解偏差或理解片面。偏差指的是理解错误,片面指的是理解不全面。【对策】整体把握,逐句分析1.整体把握很重要。考生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等,梳理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观倾向性,从而对诗歌的形象进行正确的解读。2.逐联逐句不放过。以试题要求分析的形象为目标,不放过任何一句诗歌,直接写形象的句子要关注,那些从表面意思上看没有写形象的句子也要谨慎对待,以免错过“迂回曲折”刻画形象的句子。同时,考生要牢记不同的诗歌语句常常表现形象的不同方面。【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过
5、湖南羊处士别业刘长卿杜门成白首,湖上寄生涯。秋草芜三径,寒塘独一家。鸟归村落尽,水向县城斜。自有东篱菊,年年解作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羊处士的“处士”身份,言其闭门自处一直到老,在湖上以打渔为生。B颔联描写羊处士别业的环境:丛生的秋草遮蔽了小径,孤零零的房屋独处寒塘。C颈联用语传神:“尽”写出了归鸟渐渐隐没于村庄尽头,“斜”刻画秋水的形态。D中间两联写景壮丽,画面开阔,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仰视有俯视。2诗歌尾联是怎样突出羊处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D2用典:化用陶潜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陶渊明比拟羊处士,以陶渊明家园比拟羊处
6、士别业,含蓄贴切,富有韵味;烘托(衬托):以篱笆、菊花等典型景物烘托羊处士宁静淡泊、高雅脱俗的隐者形象。【解析】1D项,“写景壮丽,画面开阔”说法错误。颔联“秋草芜三径,寒塘独一家”和颈联“鸟归村落尽,水向县城斜” 描写了羊处士别业的环境:秋草遮蔽着小径,寒塘边小屋孤零,归鸟渐远,秋水流动;这两联写景不是“壮丽”而是“清丽”;画面也谈不上“开阔”,特别是颔联,如同两个特写镜头,将小径荒芜、秋草丛生和寒塘冷落、小屋寥落的场景写得如在眼前。故选D。2从用典的角度上看,诗歌化用陶潜诗文“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形容羊处士的居处“秋草芜三径”“自有东篱菊”,用陶渊明来比拟羊处士
7、,以陶渊明的家园比拟羊处士别业,丰富而含蓄地表达了对羊处士淡泊名利、酷似陶渊明的高洁情怀的赞赏,生动贴切,富有韵味。从烘托(衬托)的角度上看,诗歌尾联“自有东篱菊,年年解作花”中,“篱笆”“菊花”的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多指清新高雅的人格精神和隐逸的品格,本诗中,以篱笆、菊花等典型意象烘托羊处士宁静淡泊、高雅脱俗的隐者形象。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甁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注这首诗大约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844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黄冈)习题课件:第四单元 写作 (共1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