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语文:4.1 《君子不忧不惧》课件(苏教选修《论语》《孟子》).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君子不忧不惧
- 资源描述:
-
1、2012高二语文:4.1 君子不忧不惧课件(苏教选修论语孟子)修养的境界之一:君子不忧不惧文本研习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他是从哪三方面反省的?1、为别人做事2、与人交往3、学习二、孔子对颜回乐而忘忧的精神作了高度评价,孔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颜回的这种精神包含了怎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v 1、运用复字复句:“贤哉,回也!”v 2、运用反面衬托:“人不堪其忧。”v 道理: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理想的,有了理想和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可以自得其乐。三、“中庸”的内涵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折中主义”,你同意吗?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v 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平常常谓之庸。
2、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被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它不同于折中主义。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四、研习第四则,体会孔子的思想观点。v在孔子看来,进行道德修养、学习各种知识、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知识才可以丰富,修养才可以完善。五、为什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认为,作为君子,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情,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小人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局促不安,时常忧愁。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一句富含哲理与诗意的话。请写一段鉴赏文字,不少于50字。孔子用委婉的比喻指出,在冰雪严寒的恶劣环境中,才能真正显示出具有坚韧精神的崇高意志。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就应像松柏那样,能够经受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比喻精当,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七、分析第八则中的议论技巧。1、首先列举反面 观点-2、再类比反驳-3、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整段文字批驳分析有说服力。八、结合全文看,君子怎样才能做到“不忧不惧”?1、好德求仁2、“内省不疚”3、动心忍性4、历经磨难-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