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课件:16 过秦论.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2015 学年 高中语文 粤教版 必修 课件 16
- 资源描述:
-
1、语文必修4(粤教)第四单元 文言文(2)16 过 秦 论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1走近作者课 文导 读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洛阳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堕马而死,贾生亦伤心而死,死时年仅33岁。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课 文导 读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
2、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所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2课文背景课 文导 读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相争,500多年的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都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所以,贾谊极力主张实行仁政,给百姓以喘息的机会,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他为宣传这种主张而写的,借说秦之过劝汉文帝“安民”。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
3、1注音预 习检 测XioYnznzhnshoqn xnzlychx jnqinhunyumndyniml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yujshnnynywijnjn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比较记忆,识记字音一个字的读音把握不准,我们可以找一个与它形似并且可以确定其读音的字进行比较,如:“友谊”的“谊”,我们往往在“y”与“y”中徘徊不定,可以把“友谊”与“气候宜人”进行比较,“气候宜人”的“宜”读“y”,那么“友谊”的“谊”就读“y”。又 如:“顷 刻”的“顷”,我 们 不 知 道 读“qng”还是“qng”,不妨拿“倾斜”与之比较,“倾斜”的“倾”无疑读“qng”
4、,那么“顷刻”的“顷”就读“qng”。字形小贴士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2通假字预 习检 测(1)合从缔交,相举为一“_”通“_”,_“_”通“_”,_(2)外连衡而斗诸侯“_”通“_”,_(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_”通“_”,_从纵举与衡横特指连横弊敝困乏,疲惫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4)赢粮而景从“_”通“_”,_(5)孝公即没“_”通“_”,_(6)百有余年矣“_”通“_”,_景影影子没殁死有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3一词多义预 习检 测统率,动词制服,动词统治,动词军队,名词兵器,名词丢失,动词逃亡的军队,动词
5、作名词使灭亡,动词的使动用法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坚固,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固执,形容词牢固,稳固,形容词势力、权势,名词形势,名词好处,名词便利的机会,名词锋利,形容词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丢失、失,动词遗失之物,名词遗留下来的,形容词沿袭,动词趁着,介词凭借、依据,介词的,结构助词这,指示代词他,指秦孝公,代词它们,代词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预 习检 测名词作状语,像包裹一样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像口袋一样名词作状语,对外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名词作状语,
6、向南使动用法,使灭亡使动用法,使愚昧使动用法,使退却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使动用法,使朝拜名词作动词,称王名词作动词,用瓮作,用绳子系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5古今异义预 习检 测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深不可测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在这时护城河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6分析句式类型预 习检 测(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_(2)为天下笑者,何也_(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_判断句,用“也”表判断。被动句,用“为”表被动。被动句,隳,被毁坏。用句意表被动。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4)谪戍之众
7、,非抗于九国之师也_(5)威震四海_(6)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_状语后置句,状语“于九国之师”放在了中心词“抗”的后面。省略句,“威震(于)四海”的省略。省略句,“蹑足(于)行伍”“崛起(于)阡陌”的省略。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1精读探究探 究与 点 拨(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这几句话是怎样突出秦国的势力之壮大?答:_作者分别从南、西、东、北四个方位一气列出那“边远之地”和“难得之地”,突出了秦国日益扩张的形势,表明了秦国的势力在不断地壮大。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2)文章从秦孝
8、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答:_秦的攻夺天下是从秦孝公开始的。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3)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说文,但全文却用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你是怎么理解的?答:_全文由事见意,由史出论,虽然叙述较多,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体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论证更加有力,更能使人信服。课文导读预习检测探究与点拨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